2024年11月1日是《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后的第四个营商环境日。10月30日下午,在营商环境日到来之际,新余中院召开执行工作暨打击拒执犯罪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执行工作主要成效,发布打击拒执犯罪十大典型案例。新余中院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大江网、今视频、新余日报、新余广播电视台媒体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2024年1-9月,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2209件,新收11445件,已结10145件,结案率为83.09%,执行到位金额23.21亿元,初步实现了案件自动履行率不断提升、执行质效不断提升,执行新收案件逐步下降、执行终本案件存量逐步下降的“两升两降”目标。
一是聚焦机制建设,持续深化执行联动。完善联动机制,扩大“解纷”朋友圈。新余市解决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深化执行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成员单位在原来40家的基础上增加到58家,基本上实现了全市各行各业联动全覆盖。召开全市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推进会,以任务清单形式明确责任单位协同联动职责,推动执行联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细化部门联动,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市法院协同市司法局印发《关于加强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及公证机构协助执行工作的通知》,联合市公安局制定《对限制高消费被执行人限制出境协作机制》,进一步细化了部门协作。
二是聚焦民生实事,持续强化执行攻坚。严厉打击拒执犯罪,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行动。每月定期开展“余执亮剑”凌晨集中执行行动,今年已开展集中行动9次,拘传295人,拘留88人,执行完毕84件,执行到位830.6万余元,拒执罪移送侦查9案11人。加大财产处置力度,高质高效兑现群众胜诉权益。建成全省首个市级“法拍云平台”,今年以来,司法网拍房产、车辆等22888件次,标的物成交率79.2%,成交金额1.7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708.39万元。加强重点领域执行,推进重点案件办理。普润、国商信联、摩尔庄园、岩宏山庄非法集资案件退赔工作有序开展,共退赔受害人6000余人,退赔金额近1.45亿元。
三是聚焦规范执行,持续落实重点工作。多措并举齐发力,终本出清消积案。深入开展“执源治理、终本清仓”,综合治理破解执行难。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已出清终本案件5081件,出清率16.78%,位居全省第2。精准适用交叉执行、执破融合等措施化解“执行不能”案件,全市法院共交叉执行案件538件,受理“执转破”案件20件。严格落实“有信必复”,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执行110”二十四小时在线,在执行事务中心设信访接待窗口,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强化执行案款监督管理,建立执行案款常态化通报机制。今年以来,共发放执行案款5222笔6.9亿元,认领不明款1573笔1.43亿元,实现未经审批超期未发放案款和不明款未认领动态“双清零”。
四是聚焦实质解纷,持续推进执源治理。推进调执一体,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县区法院民事法官在调解书主文后附带预执行通知的内容,通过执行通知前置程序对当事人进行提醒和告知。以保全促执行,为执源治理注入新动能。全市法院均在诉服大厅设立“诉前保全”专门窗口,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保全案件3922件,保全到位金额8.53亿元,有效提升案件自动履行率。建立“法庭+执行”工作新机制。渝水法院四个法庭设立“执行工作室”,由执行局4名员额法官挂点对接相应的法庭,指导参与执行工作。分宜法院杨桥法庭试点审执一站式司法服务,联合执行局在人民法庭设立执行工作站,由人民法庭负责辖区内审结案件的执行工作,切实方便当事人。
同时,全市法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上级法院工作安排,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定位,锚定“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加大执行工作力度,严格规范执行,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正义,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彰显全市法院依法惩处拒执犯罪的坚定态度和决心,督促被执行人积极纠正违法行为,震慑潜在违法者,经严格筛选,本院还向社会各界发布十起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打击拒执犯罪典型案例。
本次发布拒执犯罪典型案例,旨在向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法律的威严不容践踏,拒执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下一步,全市法院将继续围绕新形势下执行工作新要求,强化打击拒执犯罪的威慑力,营造惩治拒执行为的浓厚氛围,引导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裁判确定的义务,提升执行质效,以高质量执行工作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