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中院:十年积案终化解 数十工人喜过年
大年初九上班第一天,市法院执行局法官就接到当事人曹某某打来的拜年电话,感谢法院在春节前将其在市、区两级法院的多起案件顺利执行和解结案,让其过了一个安心和谐的春节。
2012年10月起,曹某某等人在承建新余某小区人防工程时,向习某某采购各类建筑钢材,在支付部分款项后仍有余款未支付。双方协商不成后,习某某于2014年3月向市法院起诉,请求曹某某支付欠款。市法院经审理后,于2014年7月判决曹某某向习某某支付欠款本金及利息400余万余元。判决生效后,曹某某未履行义务。习某某于2015年1月向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市法院立案执行后,未发现被执行人曹某某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结案。
2020年11月,曹某某向法院起诉,请求开发商新余某置业有限公司支付工程款。经市法院一审、省高院二审,判决新余某置业有限公司向曹某某支付工程款800余万余元及利息。2023年3月。曹某某向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市法院立案后,执行到位本金利息共计1200余万元,在优先相互抵销部分债权债务后剩余800余万元案款待发放。
同时,曹某某因拖欠37名施工人员劳务费及律师代理费、偿还某建设集团公司垫付的劳务费本金共计460余万元经渝水法院立案执行后,向市法院申请参与分配。
考虑到曹某某共有外债2000余万元,其中欠习某某本金利息共约1600余万元,为此,市法院多次组织参与分配方就剩余案款分配方案进行协调,最终在各方均有让步的情况下于2024年2月4日达成一致,并在春节前夕将案款发放到位。
至此,一件近十年的执行积案最终圆满解决,同时市、区两级法院关联7件案件执行完毕,37名施工人员被拖欠长达11年之久的劳务费也执行到位,而被执行人曹某某也卸下身上背负多年的沉重债务,可以安心工作生活。
渝水法院:安“薪”过节!节前集中发放16名农民工工资
年关将至,执行不停。2024年2月2日农历龙年春节前夕,渝水法院在一楼大厅举行涉农民工工资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活动,共向16名农民工集中发放劳务报酬14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解决农民工的烦“薪”事。
活动现场,申请人纷纷表示:“真心感谢法院、感谢法官,多亏这些钱,今年能过上一个舒心的好年”。申请人还为执行法官送来了多面锦旗,以表达对法院执行干警依法办案、司法为民的感激之情。
2010年,刘某某承包了本市一小区的施工工程,随后雇请胡某某等16位农民工进行施工,但工程竣工验收之后刘某某并没有支付劳务报酬,无奈之下胡某某等人将刘某某起诉至法院。因人数众多,该院对该案高度重视并开辟绿色通道,采取“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在多方协调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并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后刘某某没有按照调解书约定的期限履行,案件依法进入执行程序。了解到农民工的困境后,执行法官立刻向上级法院汇报,持续跟进并定期向农民工通报案件执行进展,通过多次沟通协调及案件联动执行最终将该笔保证金转到渝水法院,用于支付劳务报酬。
近年来,渝水法院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工作,不断加大该类案件的执行力度,充分用好各种强制执行措施和信息化执行手段,对拒不执行、抗拒执行、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给予严厉打击,开辟农民工工资案件常态化优先执行绿色通道,以真金白银兑现农民工胜诉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正义!
分宜法院: 府院联动,成功化解欠薪难题
春节前夕,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导致六十余名员工的工资没有了保障,为切实解决欠薪难题,分宜法院积极运用府院联动机制,通过政府出台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企业入驻等方式,最终,该公司机器设备被入驻企业收购,资产成功变现,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据悉,李某雄等申请江西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一案,分宜法院判处江西某科技有限公司支付该公司员工李某雄等61人共计46.67万元。在执行阶段,法官通过调查了解到,该公司除机器设备外,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考虑到企业员工的劳动报酬长期未得到兑现,分宜法院主动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利用该公司的奖补资金共20万元,优先支付员工工资。剩余部分欠款,通过与政府展开合作,及时将企业的机器设备进行评估,在评估报告出具后立即发布拍卖公告,并与政府时刻保持工作联络。因政府的高度重视,最终在春节前夕,涉案企业的机器设备全部被入驻的企业收购,做到了涉案资产不搬动、现利用、省时间,六十余名公司员工的劳动报酬成功兑现。
民生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分宜法院始终秉持执行为民、公正司法理念,切实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