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新余中院召开破产审判工作暨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作者:刘杰  发布时间:2022-11-28 18:08:25 打印 字号: | |


2022年11月28日,新余中院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破产审判工作主要成效,发布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新余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破产案件108件,已结74件,结案率68.51%,平均办理天数同比缩短52天,实现兑现债权额44305万元,释放土地888.96亩,处置房屋166382.23平方米,安置员工491人,处置金融债权42849.104万元。新余福燊实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被评为2021年度江西省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新余市昌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余市昌坊祥瑞投资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和新余福燊实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入选“2022年江西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案例百案选”中的“破产典型案例”。

 破产审判工作采取的措施和成效,一是加强监督指导,提升破产案件审判质效。创新设立破产管理人履职承诺制度,对管理人提出履职规范要求,进一步压实管理人职责。先后三次召开全市破产工作推进会,并对管理人承办的2年以上破产积案进行交叉评查。协调和指导渝水区法院裁定批准江西东鑫曜阳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三公司合并破产重整,使2223名老年人1.7亿养老金免受损失。推行破产财产网络拍卖,努力实现破产财产保值增值。江西弘屹实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弘屹公司破产资产(工业用地、无产权建筑物等)通过网络拍卖,竞价133次,最终成交价1732万元,实现溢价522万元。二是加大“执转破”力度,推动“僵尸企业”快速出清。新余两级法院共受理“执转破”22件,审结17件,超额完成省高院下达的14件执转破案件数,执转破案件受理完成率157.14%,位居全省第三位。扩大适用快速审理的破产案件范围,全市法院适用快速审理方式审理案件23件,办结13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74天。新余市民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重整案7天完成3576名农民社员的债权登记,自法院裁定受理至批准重整计划历时仅88天,5549万元粮食款和互助金得到保障。三是坚持“府院联动”,形成破解难题合力。成立破产工作“府院联动”领导小组,加强与市委、市政府、人社、税务、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对接。通过府院联动机制,成功处置了江西东鑫曜阳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新余市民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破产重整案、分宜县好运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等破产清算和破产重整案件审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四是提升专业素养,打造新余破产工作品牌。与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共建破产法实务教学科研基地,共同推动破产法学研究 、培养卓越破产审判人才。6月,去外地法院考察学习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经验;8月,邀请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熊进光教授对全市破产审判队伍及破产管理人就破产法前沿热点问题进行授课,提升破产队伍的专业素养。

11月28日还同时发布了《新余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十大典型案例》,这是新余法院首次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十大典型案例涵盖了全市法院刑事、民事、执行、破产领域,其中刑事案件一件、民商事案件四件、执行案件三件、破产案件两件,是新余法院最近两年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大典型案例集中展现全市法院准确把握刑事司法政策,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犯罪行为;完善民营经济多元化解机制,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营造更加便利的发展环境;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以“活封活扣”、执行和解等执行措施,尽可能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以及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传递“司法温度”;发挥破产审判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化解潜在矛盾和风险,通过市场化、法治化途径成功挽救具备拯救价值的企业,同时淘汰没有存续价值的企业,为新余城市转型升级注入新余法院的力量。

 值此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新余法院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念过往,不负当下,不畏将来,全力推动新余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新余法院服务保障“一号改革工程”,全力打造新余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再创新余“工小美”新辉煌,贡献新余法院力量。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