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论如何立足岗位争创一流——读《知之深,爱之切》有感
作者:晏辉艳  发布时间:2021-05-26 17:06:20 打印 字号: | |

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止境的学习,是我们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必须要坚持的事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在当今社会的浪潮中扬帆前行。“每一个起舞的当下,就是对未来最好的馈赠”也一直是我工作以来贴在桌上、记在心中的准则。

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干警,工作忙碌不休无从读书,我便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阅读一些优秀的著作,例如《知之深,爱之切》,这本书生动的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期间的工作、生活情况,也向读者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期间的理论思考、实践探索成果。字字句句都能带我们穿越时空的长河,去感受一位杰出的青年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争创一流,实现人生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记录的种种过往经历,都应该成为我们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特别是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更应当像他一样,在日常工作中履职尽责、开拓思路,争创一流业绩。读完此书,对于如何在工作岗位中争创一流,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到正定当县委书记,他把那里作为“第二故乡”,三年多的时间,他走遍了正定的每一个乡镇村庄,对这片土地倾注了无数的心血,这是他在正定开展工作的独有优势,因为他比其他任何人都了解和热爱他所工作、服务的地方。“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最为一名最普通的基层法院审管办干警,我深知数据统计、信息分析等工作的繁琐,但我同样明白每一次的质效通报都能帮忙法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也能让院领导宏观把握全院的审判执行工作运行状况、合理分配审判资源、查找问题短板。审判管理的工作虽然不与人民群众“面对面”联系,但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网络直播等工作真正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公开与司法公正的存在。审判管理的这些意义所在便是我热爱的源泉,唯有不断保留这份热爱,才能让我以更饱满的状态投身于审判管理工作,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去实现审判管理的价值,争创一流业绩。

二、“知识上要有求知若渴的精神,努力学习,努力提高,以适应历史的要求、时代的要求”,“工作上,要勇于开创新局面”

审判管理是我国司法制度建设中的一个新兴领域,虽然部分法院最初的审判管理工作由审监部门负责,但实质上,这两块工作性质截然不同。进入21世纪以来,“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在人民法院工作中显得更加的突出和迫切。随着国家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公民法制观念和诉讼意识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审判效率、司法公正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审判质量,如何向社会输出优质、高效、公正的司法产品,审判管理便是一个重要的新兴手段。但目前各个法院的审判管理并没有统一的运作模式,如何实现审判管理的最佳效果、争创一流业绩。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开拓工作思路,积极主动挖掘问题,寻求高效工作方式,让审判管理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三、“改革戏必须大家唱”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发现,改革存在着不系统、不配套的问题,突出表现是“中间梗阻”,各部门之间动作不协调,步调不一致。他指出:“改革戏必须大家唱”,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统一步调。审判管理工作来源于审判,离开了审判工作的审判管理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的。审判管理工作与审判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能实现司法的公平正义,故而审判管理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在当前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一线法官办案压力大,对审判管理的各方面工作难免存在懈怠,要争创审判管理工作一流业绩,需要一线法官提高质效意识,配合审判管理工作,也需要我们这些审判管理人员优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法院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回应的正是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一位司法工作人员,必须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发挥每一颗“螺丝钉”的作用,这是改变的起点,也是改变的资本。“一栋大厦要有栋梁支撑,也少不了小小螺丝钉的作用。不论你是国家的栋梁,还是固定共和国大厦结构的螺丝钉,都应该闪闪发光”。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