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新余法院建立“法官诉源治理工作室”纠纷多元化解按下快进键
作者:张勇 钟永洪 李斌  发布时间:2021-04-15 17:31:39 打印 字号: | |


4月12日,新余市7个社区“法官诉源治理工作室”同步挂牌成立,这是新余法院继诉讼服务中心“诉前调解工作室”之后向社区延伸的又一大创举,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真实写照,也是江西省首批以法官姓名命名建立的诉源治理工作室。“法官诉源治理工作室”是在纠纷类型多元化、纠纷主体多元化和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日趋严峻的现实背景下,人民法院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参与“无讼社区”创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解纷需求新模式。

一是领导重视,院长亲自推动。“法官诉源治理工作室”是新余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胡嘉金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创新工程。院党组多次召开会议,为新余法院“法官诉源治理工作室”谋篇布局、运行模式奠定基本思路。3月11日至4月7日,新余中院先后派出4支考察学习组分赴抚州、东莞、惠州、漳州、福安、北京等地法院考察学习,汲取许多先进理念,带回大量资料,为新余诉源治理模式提供大量参考和借鉴。

二是选贤任能,发挥头雁效应。7个“法官诉源治理工作室”法官均来自全市法院审判执行一线的资深法官或法官助理,其中有在政法工作岗位奋战26年的新余中院执行局副局长,有所办破产案件被最高法院选入指导性案例的专家型法官,有年均办案量在300件以上的人民法庭庭长,还有常年扎根基层十六七载的办案标兵等。此次创建“法官诉源治理工作室”,他们再次挺身而出挑大梁、唱主角、扛重担,为法官走进社区诉源治理一对一、点对点帮扶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对建设“法官诉源治理工作室”起到立柱架梁,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创新模式,打造“N+1+N”架构。新余法院在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创新采用“N+1+N”动态人员组成架构搭建“法官诉源治理工作室”,即每个社区形成挂点法官提供日常管理、协调、指导、督促作用,N名法院法官提供不同业务领域指导,1名社区综治网格员负责联络,N名各行各业调解能手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大调解格局。当社区综治网格员遇到不同类型矛盾纠纷时,其可根据调解需要联系不同业务领域法官提供专业法律指导,也可从法院精心选聘的“社区法官”中挑选行业专家参与纠纷精准化解,实现调解资源动态利用和效能最大化。

四是建章立制,谋求常态运行。任何行动只有纳入制度框架下,才能正真做到行稳致远。新余法院制定《社区法官任免办法》《社区法官工作管理考核暂行规定》《社区e法通工作手册》等机制类文件,挂墙公示的有“纠纷化解流程图”“调解工作室人员公示栏”“纠纷当事人权利义务”“调解原则”和“心灵的港湾,沟通的桥梁”等各种调解文化,确保工作常态化开展有章可循。通过在每个诉源治理工作室建立排班制度,安排纠纷化解经验丰富的法院干警、人民陪审员等值班化解纠纷,真正把“法官诉源治理工作室”推向实体化运行。

五是打造样板,落实整体推进。7个“法官诉源治理工作室”是第一批开始运行的试点工作室,新余法院将着力把该批试点工作室打造成新余法院开展诉源治理、参与市域治理的成果样板,在不断总结、不断修正、不断优化的过程中,稳步推进下一批“法官诉源治理工作室”筹建工作。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