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工作十余年,虽然也收到不少锦旗,但感谢信却是头一遭。简简单单数行字,用毛笔书写在红纸上,让人倍感亲切和感动。
这是来自一位名叫恩久的老人所赠。2019年2月21日,第一次见到恩久,他的第一句话是“请求钟法官给我主持公道,早日帮我拿到钱”,说话的时候声音略微有些颤抖。我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听他继续唠嗑。原来,2014年5月,恩久在山东某工地做饭,老板袁某也是江西人。同年10月,袁某以工程款未结为由向恩久借款4300元,承诺过年前一定还清。恩久是老实人,虽然自己一个月工资也就2000块钱,看着老乡情面,便将钱借给了他。然而借完钱后,袁某玩起了躲猫猫,电话不接,信息不回。恩久无奈诉至法院,该案判决生效后于2015年5月进入了执行程序。因袁某无法取得联系,又无任何可供执行财产,法院于2015年10月以终本方式结案。
看到恩久情绪慢慢稳定,我简短的说了法律规定和我们终本结案的原因,恩久又开始激动起来,嘟囔着说“难不成我的钱就这样没有了,我都70多岁的人了。”我微微一笑,对恩久说“请给我些时间,我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恩久仿佛像小孩一样,喜笑颜开起来,他悄悄的掏出一封“告状信”给我看,害羞的说:“我听别人讲,执行不到的案子,拿着告状信到领导那里去,这个案子就会执行的快,因此我也请人写了一封。但是今天你能耐心的听我这个70多岁的老爷子啰嗦这么久,我相信你会尽力。”
此后,恩久就打过我两个电话,询问案子执行情况,我告诉他我们正在扣划袁某的农田补助款,钱全部到位后再通知他来领取。2021年3月5日,我通知恩久前来领取执行款,恩久在电话里也掩饰不住喜悦的情绪,一个劲的说着感谢的话,仿佛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一般。2021年3月8日,恩久带着一张感谢信来法院,他说“我不会写字,因此我就特意买了张大红纸,请我们村的老先生为我写了一封感谢信,以表达我的感谢之情”。
从内心来讲,这封感谢信让我很意外;我并没有特意做什么,无非是花了些心思多跑了几趟,出于尊重倒了一杯茶,用些时间倾听了一次他的心声。但收到这封感谢信我还是很高兴,高兴的是恩久终于拿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钱,虽然时间久了点,但正义终究得以兑现;同时我也感到欣慰,欣慰的是我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帮助老百姓做点实事。一杯茶、一次认真的倾听对我而言可能是举手之劳,对他们而言却感到了法律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