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新余法院采取四项措施
推动建立农村普法工作大格局
作者:袁子禄 邓俊明  发布时间:2020-11-24 15:07:38 打印 字号: | |

为破解农村找法用法难瓶颈,引导村民群众尊法学法用法守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新余法院不断探索普法载体形式,积极创新法治宣传工作,推动建立农村普法工作大格局,取得了积极社会效果。

一是开展法律大宣讲。针对农村群众居住零星分散、学法渠道窄的现状,新余中院以民法典学习宣传为契机,从全市法院抽调人员组建民法典宣讲团,深入全市39个乡镇开展菜单式、全链式“送法下乡”,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有奖问答等方式宣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打通学法“最后一公里”,受众人员达1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4000册,赠送民法典300余本。

二是安排一村一顾问。针对基层农村山林承包、权属、相邻等纠纷易发多发特点,实施法律明白人工程,选派50余名优秀青年干警成立法律顾问团,担任各村的法律顾问,定点投放优质法律资源,逐一结对帮扶,精准对接,精准普法,切实帮助基层村落突破找法难的瓶颈。今年1至10月份,法律顾问团共解答村民法律咨询400余人次,帮助建立健全村民理事会17个。

三是加大巡回审判力度。以基层人民法庭为基地,主动前移诉讼服务关口,将法庭开到百姓家门口、田间地头,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当庭宣判,方便群众诉讼,减轻当事人诉累,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影响一方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今年以来,全市7个人民法庭共巡回审理案件85件,均已结案,其中当庭宣判69件。

四是积极帮扶重点群体。农村老人、留守儿童文化程度不高、行动不便,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大多法律知识匮乏。为满足这些特殊群体的法治需求,新余中院主动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以全市党建+颐养之家为依托,全力帮扶农村老人和71名贫困户,每月定期走访,主动送法上门,以方言土语上法治课,并通过发放漫画式宣传资料、播放抖音视频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留守儿童讲解法律,帮助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