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开展“进一步发挥执行职能,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专项行动”的一部分,10月14日,渝水区法院组织市内十一家银行信用卡和风险防控部门开展专题研讨会,围绕信用卡发放、管理、监督、清收、执行等环节,从诉源治理的高度,探讨法银对接,延伸法律服务,从源头上减少信用卡违约、恶意刷卡难执行等问题。
图为会议现场
研讨会着重分析了2015年至2018年银行信用卡违约案件多发的原因,一是银行追求信用卡发卡数量,审核标准不严;二是持卡人未正确使用信用卡,还款能力弱;三是信用卡诉讼流程不够完善,错失催收黄金期;四是被中介机构恶意利用,进件渠道不规范;五是营销人员经验不足,风险防范意识不够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对目前银行信用卡审批及办理流程改善也进行了充分交流,一致认为,一是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完善风控规则;二是要多方全面核实,确保客户真实性;三是规范诉讼和催收流程,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四是加大执行和打击力度。
图为会议现场
在诉源治理、法律服务和加大执行力度方面,渝水区法院针对工作实际,提出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诉源治理,坚持多元化解,在渝水区法院设立信用卡风险防控工作室,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江西银行信用卡中心等的新余市级分支机构率先进驻,由上述银行在工作室设立办案网点,相关环节征求法院评估意见,共同防范金融风险。二是加速建设金融法庭,对包括信用卡案件在内的全市所有金融案件集中统一办理,并统筹立案、保全、审判、执行全流程,做到专审专执。三是加大信用卡案件执行力度,充分运用拘留、罚款、拒执等强制措施,灵活运用冻结微信、支付宝等手段,挤压被执行人生存空间;加强与智能科技公司协作,应用大数据对终本案件建立被执行人财产查找、位置查询、消费核实等工作,丰富执行手段;四是加大失信惩戒和诚信宣传,与暨阳社区主道路户外媒体广告公司协作,全天候发布信用卡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扩大失信惩戒的影响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