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新余渝水法院:“调解+速裁”,助力“六稳”“六保”
作者:鄢平花 钟海波  发布时间:2020-09-29 15:50:20 打印 字号: | |

 今年复工复产以来,新余市渝水区人民法院从“六稳”“六保”角度出发,深入推进“诉前调解+速裁快审”模式化解矛盾纠纷,对涉及企业的案件,在征得原告同意的情况下,优先诉前调解,积极践行“三点”调解工作法,即把脉当事双方争议焦点,抓住各自利益诉求平衡点,寻找调解工作切入点,依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通过剖析法理情理,促使双方调解。未立案就通过诉前调解处理,既省又快地化解纠纷,为企业降低了诉讼成本,保障了企业复工复产和产业链有序运转。

省了成本解了纠纷  诉前调解促企和解

2020年9月22日,新余某知名肉类加工企业(简称肉类公司)董事长林吉(化名)接到渝水法院立案庭庭长的电话,“您好,我这边是渝水法院立案庭,今天我院收到环保公司诉你公司要求支付环保施工合同工程款50余万元,对方同意诉前调解,您是否清楚情况,是否同意法院组织先行调解?”“好的,我明天安排过来”。

次日下午,肉类公司的两名股东和深圳某环保公司新余分公司(简称环保公司)的负责人来到渝水法院立案庭,立案庭庭长组织双方各自进行了陈述。纠纷起因于双方的环保工程合同。2017年11月,肉类公司将废水治理工程委托给环保公司设计施工,合同总价109万元,约定分期支付。工程完工后,因排水仍达不到环保标准,肉类公司多次整改,故肉类公司在支付了58万元后拒付了后期项目款。环保公司认为肉类公司没有按合同按期付款,已经违约,环保公司也积极参与了整改,工程早已完工,排水不达标还有肉类公司自身的原因,现在工程款迟迟未收回,垫付了很多劳务费用,损失较大。而肉类公司认为环保工程不达标,导致废水处理设施不能有效净化废水,影响了公司生产运营,甚至造成了公司损失。法院调解人员在了解案情后,鉴于双方争议较大,提出调解方案:一方面双方可自行协商价款,如协商不成,法院建议联系环保部门专业人员,双方也可邀请了解工程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解。后双方表示同意先行协商。2020年9月27日,环保公司代理人告知法院,双方已达成调解方案,肉类公司同意支付20余万工程款。

快调快审欠薪纠纷  劳资双方达成付款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企业经营出现经营不善,甚至破产倒闭的现象,也因此产生了不少劳资纠纷。为此,渝水法院注重服务“六稳”“六保”,平衡双方利益,既维护劳动者权利和社会稳定,又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曾冲(化名)自2012年开始在新余经营一家包装企业,自去年底以来,由于投资失利,加上疫情影响,企业经营不善于今年8月底停产,企业面临倒闭边缘。工厂里20余名工人自2019年底至今没有领取工资,企业却关门了。工人们一商量,迫不得已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涉劳资纠纷作为优先调解类案件,渝水法院立案庭在收到案件后立即着手诉前调解,但多次联系法定代表人无果。考虑到工人追讨工资迫切,立案庭迅即转立案程序快速审理,同时仍想办法联系企业方。2020年9月24日下午,企业方到庭参加诉讼。企业方表示对部分工人工资数额有异议,随后法院组织双方对工资数额进行核算后,再就还款方式进行协商。起初,20多名工人因为前期追讨无果,十分焦急,对企业方一度指责,气氛紧张。法官了解到企业方有付款的诚意,但目前资金周转困难,希望分期分批还款的意见后,法官当庭征求工人们的意见,淳朴的工人们虽想快速拿到钱,但也理解企业的难处,经法官释明法院调解书与判决书同样具有强制执行力后,工人们集体协商一致同意企业分批归还。这起群体性劳资纠纷在法院审理15天,圆满调解结束。

次日,曾冲来到法院,一再向法官表示对工人的歉意,“很多工人都是从建厂跟我干到现在,欠工人们工资,确实对不住。”其实工人们也都对这个工厂有很深感情,实在是因为工厂停业,老板不露面,眼看大半年的汗水钱就要没了,才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企业能够生存,今后工人们也还有继续工作的机会。“目前,我们还是打算努力复产,已经有一两个工人回到厂里有活就干”。法官鼓励曾冲努力争取政策复工复产,一定想办法把工人们的钱如期还上,不辜负工人们的信任。

“专业速裁+行业调解”双轮驱动 金融纠纷联动解纷

近年来,以信用卡纠纷、金融借款纠纷为主要类型的金融案件高居不下,渝水法院年受理2000件以上。2019年9月,渝水法院设立专门金融审判团队,两名业务骨干员额法官开展速裁快审,年人均办案突破1000件。今年前三季度,该院已办理金融类案件2066件,结案1967件,结案率95.2%,速裁效率持续提升。在坚持以专业速裁为主的情况下,面对今年疫情影响,为落实“六稳”“六保”,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渝水法院加强与新余市金融纠纷调解委员会(下称金调委)的沟通协作,将有调解可能的案件进行委派、委托调解。

2019年4月,金融消费者黄晓(化名)在A银行办理了信用卡购车分期业务,前几期黄晓按时还贷,但自当年10月开始出现了逾期现象,截止2020年6月底已欠本金、利息及逾期还款违约金共计17万余元。A银行以信用卡逾期为由将黄晓告上法院。渝水法院立案后,认为案情适合调解,委托金调委进行调解。

经了解,黄晓前期都能按期还款,但2019年10月,其母检查出患癌,每月需承担高额化疗费用,新冠疫情又影响其收入,导致黄晓无力支付还款导致违约。调解员为摸清实际情况,驱车100余公里走访了黄晓在乡下的家,从村干部和邻居处证实了黄晓为人勤快、本分,所言属实。经调解,A银行与黄晓达成了6期归还余款、利息和违约金等全部款项的《调解协议》,并通过一站式诉调对接程序,由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出具了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民事调解书》。一起因家庭变故和疫情影响引发的信用卡逾期官司通过调解成功化解。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