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判管理 > 党建之窗
市法院:坚持“三严”,推动基层党建“三化”建设落实见效
作者:黄青红 李欢  发布时间:2020-09-17 17:58:33 打印 字号: | |

今年,市法院把基层党建 “三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按照《全市深化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市”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三化”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精准对标、找准差距、强力推进,着力在标准化打造、规范化提升、信息化运转上下功夫,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大变样,以党建“三化”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严密部署,标准化打造,夯实好党建基础

市法院从组织设置、领导班子建设、经费保障、活动场所四个方面定标准,为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大变样”筑牢基础。全院现有党员136名,设立机关党委,按照业务相近、工作便利的原则,设置基层党支部8个。机关党委委员共10人,院党组书记、院长任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任副书记,配备一名正科干部为专职副书记。各党支部书记均由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担任。对基层党建所需经费,院党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为基层党建“三化”建设解决经费14.5万元。为每个党支部建设一个活动室,达到有固定场所、有醒目标识、有党旗誓词、有电教设备有图书资料、有制度版面、有党建氛围的“七有”标准,把党的阵地建好建强。

二、严肃推动,规范化提升,落实好组织生活制度

市法院从党员队伍建设、组织活动、运行机制、服务群众、工作任务、党建责任等六个方面规范化,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实效。把党建工作同审判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督促、同落实,年初,制定党建重点任务清单,确定20项重点工作任务,把党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落实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制度。健全理论学习常态化机制,通过每周通报单日积分、每月通报全月积分的形式完善“学习强国”学习。党支部理论学习严格按照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抓实,不断提升理论学习的实效性。严抓党员示范作用发挥,以“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市”为抓手,开展党员先锋创绩评分,做到年初有承诺、季度有践诺、年度有评议。机关党委月初下发本月支部工作提示,督促各支部严格抓好“主题党日”落实,每季度组织各支部进行互评,给每个支部打分,各支部之间既学习借鉴,又督促落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等基本组织制度,院党组书记带头讲党课。7月17日,院党组书记胡嘉金以《汇聚正能量 提振精气神 奋力推动全市法院工作争一流》为题带头讲党课。完善机关党委会议制度,重大事项提交集体讨论,重要事项向院党组汇报。截至日前,机关党委召开了13次会议,研究、部署各项工作,向院党组汇报重要事项3次。

三、严格管理,信息化运转,建设好智慧党建

根据法院工作实际和基层党建需求,完成法院“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平台于7月份正式上线运行。该院将平台融入法院内部系统,实现机关党委对各支部的党员管理、组织管理、材料上报和积分管理线上一体化操作,实现党员、党组织线上动态全过程管理,切实提高党务管理的实效性。 7-9月,机关党委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发布通知公告10条。通过“智慧党建”平台的应用,实现了党务工作由“虚”到“实”的转变,提高了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实现了党务工作由“定性考评”到“定量考评”的转变,增强了党建工作考评的科学性;实现了由“结果检查”到“过程管控”的转变,提升了党建工作的管理水平 ;组织上实现“三级联动”,推动党建资源向“最后一公里”延伸,实现了由“书面交流”到“资源共享”的转变,提高了党建信息的资源效应。

四、高效结合,发挥服务好人民群众

市法院以党建“三化”为基础,充分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上做文章,不断发挥“党建+”力量,进一步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党建+窗口服务”,全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提速,打造全流程、集约化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实现服务群众再升级。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给群众带来的诉讼障碍,在全市法院开通邮寄集约送达服务,从四月底开通至日前共完成邮寄集约送达任务2684件,实现了司法便民服务方式的新突破。刑一庭被评为市直机关共产党员示范单位,诉讼服务中心被评为党员示范窗口。“党建+司法救助”,进一步理顺司法救助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加大对涉民生案件司法救助力度,今年共发放司法救助金22万元,为经济困难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12.1万元。“党建+法治宣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学习宣传实施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力推进民法典宣讲,在全市政企单位开展民法典宣讲20场,听众450余人,全市法院抽调10名党员法官组建了民法典宣讲团将实现全市39个乡镇全覆盖。此外,积极推进法制进校园、法制进企业、“法媒银”进基层等普法宣传活动。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