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余市渝水区法院积极推进执行改革创新,多措并举推进执行集约化,创建执行集约品牌,收到显著的成效。今年以来,该院执行立案5436件,结案3868件,执结率71.1%,收结比100.2%,“3+1”核心指标全部达标。
推行集约,让质效升上来
5月28日,全省法院“赣鄱大讲堂”开讲,渝水法院通过视频连线,现场宣介执行集约化改革经验。“率先的魅力、新颖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渝水法院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全省执行同仁纷纷点赞。
为推行集约,渝水法院先后6次组团前往浙江、江苏等地“取经”,“复制粘贴”好经验,结合院情,提出了加速执行创新、创建集约品牌的构想,得到了院党组的支持。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该院在集约上做足文章,出台了集约化实施细则,做大做强指挥中心,通过集约加强管理,严格规范执行程序,把事务性工作归口,实现事务性工作标准化、集约化全覆盖。同时建立8个专业化执行团队,出台了团队运行管理办法,推行团队管理,明确执行法官、助理、书记员职责,实施繁简分流,实现简案快办、类案专办、难案精办。
集约管理的运行并日趋成熟,品牌创建及集约效应凸显,拉动了执行质效的提升,今年以来该院26项执行质效指标稳步提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借力科技,让数据跑起来
5月12日,新余市不动产登记与法院在线查控系统正式启用,标志着渝水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打通了在线办理不动产查控的“大通道”,让数据“跑路”促成了过去的“老大难”变成了现在的“多快好省”。这也是该院应用大数据推进执行集约化的又一创新之举。
渝水法院注重借力科技创新,利用大数据优势,在全省率先建立执行信息查询平台,对被执行人十三项信息数据实现共享,实现“一表归集”、“一网打尽”,执行办案如虎添翼,为查人找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今年6月,该院启用了机动车专线执行查控系统,可以线上办理机动车在线查询、查封、解封等业务,实现机动车查控全程在线办理,有效地提升了执行效率。
让科技与执行完美结合,带来的是执行的智能性、实用性和便捷性,也为执行效率按下了“快进键”。今年以来,该院执行案件个案办理时间同比下降18.32%。
引进外包,让负荷降下来
3月18日,江西施瑞德人才发展有限公司9名工作人员准点来到渝水法院执行局“打卡”上班,登录进入审判执行平台后,在办案系统中开始制作执行文书。至此,全省法院首家服务外包公司正式进驻。
执行法官年均办案超过600件,每天的满负荷工作,执行法官“压力山大”。如何为执行法官减压?渝水法院另辟蹊径,启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把执行非核心事务剥离、外包服务,来达到了增量提质减负的效果。今年3 月,该院引进外包服务,将审查立案、文书制作、查询冻结、案卷扫描、装订归档等非核心事务,由外包公司按标准化程序完成,有效地缓解了人案矛盾。
为进一步减轻法官负担,渝水法院还引进拍辅公司,由专业公司全权负责协助拍辅工作,提高了网拍效率。2020年以来,该院网拍成交131件,成交额6885万余元,成交率88.51%,溢价率 71.7 %,网拍已成为该院执行集约改革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