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简报
市法院2019年工作巡礼
作者:邓俊明  发布时间:2020-03-27 15:01:53 打印 字号: | |

2019年,全市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职责,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狠抓班子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法院共有19个先进集体、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市法院蝉联“全国法院司法宣传工作表现突出的人民法院”、“江西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在2019年群众满意度测评位列全省设区市法院第2名等荣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围绕服务大局履职尽责。依法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金融审判改革,组建金融审判专业团队,依法审理民间借贷、金融借款纠纷3364件,执结金融案件1582件,规范金融交易秩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严惩脱贫攻坚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抽调专人开展产业扶贫、结对帮扶,为脱贫攻坚贡献司法智慧。市法院设立环资审判专门合议庭,实现环资案件归口审理和裁判尺度统一,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犯罪,审结涉环境资源犯罪47件78人,探索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和环境公益诉讼,保护青山绿水,为建设美丽新余保驾护航。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紧压实扫黑除恶政治责任,与其他政法机关共同健全大要案会商、“侦诉审”衔接常态化机制,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审结涉黑涉恶案件73件375人,结案率93.59%,黑恶势力骨干成员重刑率为91%,施浩等19人、黄小云等25人等一批黑恶势力得到依法严惩。加大“打财断血”力度,判处财产刑、追缴违法所得1387.28万元。加强对涉黑涉恶势力犯罪的分析研判,发出司法建议18份,推动健全预防打击的长效常治机制。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制定《关于为全市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 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提出服务保障举措8条,聚焦全市中心工作、重大项目、重大矛盾化解,积极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召开法学家、企业家座谈会,妥善审结涉民营企业案件4546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认真贯彻执行外商投资法律法规,依法审结涉外、涉港台民商事案件25件。

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2019全市受理各类案件27842件(含旧存1538件),办结各类案件26672件,结案率95.80%,分别同比上升16.88%、19.69%、2.41%,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2585件,审结2476件,结案率95.78%,分别同比上升38.53%、41.97%、2.48%。坚持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审结各类一审刑事案件961件,判处罪犯1680人,对183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严惩杀人放火、抢劫绑架、故意伤害等恶性犯罪,判处107件198人。依法审结毒品犯罪74件96人,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11件,审结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10件11人,涉案金额5900万元,其中原南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敏华等厅级干部3人。审结针对妇女儿童的暴力、虐待、性侵害等案件17件。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4288件,结案标的70.10亿元。审结婚姻家庭案件1209件,促进家庭和睦和谐。加强民生司法保护力度,审结教育、医疗、就业等涉民生案件1209件,审结劳动争议、社会保障、追索劳动报酬案件695件,追回工资款59.8万元。审结合同类纠纷10398件,调整标的额46.48亿元,促进市场要素快速流转。加大破产审判力度,审结破产案件11件,妥善审处昌坊两公司破产重整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14件,同比上升610%,妥善调处涉“清华”商标系列案。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9件,审查行政非诉执行案件33件。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全市法院执行工作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阶段性目标。大力推进执行五化建设,认真落实两个“1号文件”和执行工作五年纲要精神,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渝水法院建设全省首家不动产在线查控系统。

完善司法为民机制举措。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着力构建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一站式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引入21名律师进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参与信访和申诉代理。加强诉源治理,诉前多元化解纠纷2281件,860件民商事案件以调撤方式结案。全年接待来信来访549件次,压紧压实信访责任,院领导接访165人次、包案化解信访难案5件、信访积案25件。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市法院完成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诉讼服务平台线下接待群众49278人次,线上接待群众617人次。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当场登记立案率97.90%。推进审判力量下沉,打造家门口的法院。建设“双达标”人民法庭2个,基层人民法庭审结案件1950件,开展巡回审判86次。加大困难涉诉群体救助,缓减免诉讼费81.19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92万元。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努力让群众看见公平正义的实现过程。市法院官网发布信息1968条,全国法院点击排名第9位。省级以上媒体报道法院工作305次。着力完善裁判文书、审判流程、执行信息、庭审直播公开平台建设,主动向社会公布审判流程信息55684条,生效裁判文书上网23245篇,庭审网络同步直播4154次。

着力锻造过硬法院队伍。主动接受市委巡察,全面完成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逐一整改销号。扎实推进“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市”工作,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市党员示范窗口。认真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全面彻底肃清胡高平案毒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引导党员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驰而不息正风肃纪。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支持驻院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和廉洁司法教育整顿活动,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零容忍态度惩处违纪违法干警3名,让广大干警存戒惧、知敬畏、守底线,确保公正廉洁司法。在市委的关心支持下,市法院提拔重用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8名,进一步优化队伍学历、年龄结构;全市法院招录公务员20名、聘用制书记员35名,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加强应用法学研究,8篇调研成果、5篇优秀裁判文书获省级以上奖励。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