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分宜法院食堂吃饭,每天都可以看到几个干警拎着小桶就餐,吃完后剩饭往小桶里一倒,就是一天尚好的鸡食。我也是拎桶小分队成员之一。
家里养鸡是从去年我怀孕开始的,为了我和宝宝能吃到新鲜的土鸡蛋,退休在家的公公开始养起了鸡。我家住在郊区,鸡可以散养在附近草丛,倒是具备了“地利”;但七八只鸡每顿要吃不少食物,光靠家里的剩饭剩菜远远不够,于是公公四处联络买谷子、买米糠。单位有个同事家里也养了鸡,他家住在邻市,每周三周五回家,其余工作日都住在院宿舍,每周三周五中午都可以看到他收集剩饭剩菜。在得知我家也养了鸡后,他告诉我院食堂的泔水都花钱请外面的人来拖走,不像许多年前,院里用食堂的泔水养了猪,年前还可以杀猪分肉吃;我们把剩饭剩菜带走,不仅方便了自家养鸡,还替院里省了钱。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用塑料袋装了一些剩饭剩菜回家。公公大人见状很高兴,尤其在听说院里原本要花钱请人处理泔水之后,更是觉得我带饭回家是个好主意。但用塑料袋不仅不环保,而且放在车里有一股味道,特别是夏天,刺鼻难忍。同事建议我买个带盖小桶,既盖住了味道又方便拎带。这下,我所有的顾虑全部打消了,每天带桶上下班也成了我的标配。
小小一只塑料桶,让每个工作日的中午变得好玩了许多:和“鸡友”聊天取经、和同事们分享生活趣事,真是一只神奇的减压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