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分宜县人民法院通过“微聊”的方式审结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被告陈某欠原告黄某20000元材料费未归还,原告黄某起诉至法院。
法官在审查案件后,通过电话与被告取得联系,得知被告在外地不便赶回分宜,且被告表示还需进一步核实原告提供的单据和结算。考虑到被告远在外地,开庭时也不一定能赶回来,而且案情也不算复杂,只是需要核实一些票据及结算。于是承办法官想出一招“妙招”,通过“微信群聊”的方式调解。在核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及互加微信后,组建了以原告、被告及承办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为成员的微信群,通过原、被告在群里拍摄的供货单据进行核算,最终原、被告均认可18600元材料款未支付,被告通过微信转账将材料款立即支付给了原告,该案在不经过开庭审理,当事人均不需到场的情况下得以结案,并且原告顺利的拿到了材料款。
“让每一个当事人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的办案细节中,体现在便民为民的具体措施中,该案的解决,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交口点赞,这就是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