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简报
亮剑黑恶势力 铲除滋生土壤
——分宜县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纪实
作者:分宜县法院 黄兴国 肖力 朱晶晶  发布时间:2019-06-14 17:09:42 打印 字号: | |

一年治标、二年治根、三年治本,这是中央规划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自2018年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至今年5月底,该县法院共受理涉黑涉恶案件17件82人,已审结14件46人且已移送执行。这是一年多年该院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上级法院指导、社会各界监督支持下,政治坚定、攻坚克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

压实责任,坚定全体法院干警决心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全面吹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号角。分宜县法院积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法院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推动专项斗争不断深入开展。将专项斗争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院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副院长和多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全院干警动员大会并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专项斗争工作,结合县情院情制订工作方案,做到组织机构、工作职责、总体部署“三上墙”,为高效审理涉黑涉恶案件打下坚实基础。为形成合力,确保案件顺利审理,以加强审判团队建设为着力点,组成分管刑事审判副院长+刑事庭正副庭长+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四名书记员在内在内的专业审判团队。制定了办案工作纪律及系列制度,如办案人员不准向无关人员透露案情信息,领导干部不违规向办案人员询问案情,杜绝关系案和人情案。该院成立专项斗争督导评查小组,对涉黑涉恶案件从立案到审判到结案进行全程督导,对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全院上下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责任担当,向人民群众宣示着“坚决开展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坚定决心”。

加大宣传,营造全民参与舆论氛围

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重大部署、重大举措,分宜法院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引导社会群众消除思想顾虑,积极揭露涉黑涉恶人和事。向社会公布举报和答疑电话、邮箱、安排专人登记群众来电、来信、来访情况。同时,整合各方面素材,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系列重要论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应知应会知识,涉黑涉恶案件的基本办案流程和定罪量刑因素等重要内容,借助墙体广告、横幅标语,便民手册,开辟橱窗,摆放展板,发放传单,问卷调查,开展咨询等多形式、多手段、多渠道,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讲深讲透,营造全民参与专项斗争的良好氛围。同时,注重做好审判答疑、裁判文书、新闻发布、新闻报道等工作,如在已审结的14件涉黑涉恶案件后,及时组织报道,多篇稿件先后《人民法院报》《新余日报》等媒体发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李某、吴某、两起重大涉黑涉恶案件快速审结判决经多家媒体曝光,大快人心。通过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平台及网络,在全社会凝聚了“黑恶必扫、除恶务尽”的共识。

内外聚力,形成专项斗争强大攻势

该院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扫黑除恶强大合力。建立内部协同机制,成立由刑事庭牵头、立案庭、政工科、办公室、监察科、执行局、研究室、法警大队等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组群。依托法院内网“法讯通”平台,适时发布上级工作部署、要求和工作进展情况。在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打击涉黑涉恶犯罪依法、准确、有力。严格按照案件督导要求,建立落实“一案一团队、一案一督导、一案一总结”工作机制,不拖延、不落下一个案件,着力提高涉黑涉恶案件办理速度与质效。

精准打击,铲除黑恶势力再生土壤

分宜法院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守护万家灯火,保卫一方平安。坚持以审判为中心,将每个案件审理准备工作做细做实,精心组织,召开庭前会议,专题研判。针对黑恶势力犯罪案情复杂,犯罪分子作案时间和地域跨度较大且涉及多名罪犯、多个罪名、证据收集、认定较为困难,如何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犯罪集团,恶势力团伙犯罪的区别,都是审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难点,为此,该院倡导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严格把住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力求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该院统一规范审理标准和裁判尺度,一方面安排骨干轮流到上级法院培训学习,一方面加大自身业务培训力度,采取举办案例视频学习培训会、“老带新”业务指导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刑事法官及审判团队的业务水平。同时,建立以分管刑事副院长牵头,以刑事审判骨干力量为主,以人民陪审员为辅的专业合议庭。对涉黑涉恶存疑的案件,须经过专业法官合议庭、审判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加强全面甄别,严格法律和政策界限,确保审判质量与效率的相统一。由此,分宜法院专项斗争工作成果得到了上级党委和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由市中级法院申报立项、分宜县法院执笔完成的近年来办理涉黑涉恶犯罪案件专题调研报告,近日经省高级法院评审圆满结题,将转化为指导执法办案实践。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