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互通
改革开放让家乡更美好
作者:郭明新  发布时间:2019-07-03 11:53:05 打印 字号: | |
  70年的辉煌,40年的改革开放

  1950年9月,我出生在新余郊区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彼时,新中国刚成立一年,国家建设百废待兴,人民生活一穷二白,粮食等关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在计划经济时期,往往“一票难求”。我的童年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的极端困难,体会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寒交迫,青少年时期又遇上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作为我是“老三届”毕业,无法再升学,只有上山下乡和回乡参加劳动。

  1968年10月毕业,12月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肩负着祖国的重任,日日夜夜守卫在南海边防前线。一晃就过去了12年。记得我当兵时新余还是个县,只有38万人口,市区内只有两条街道,东门至西门,路面是青石板的,体育馆经北门至火车站还是一条沙子路。1979年12月转业到原宜春市人民法院。从一名守卫祖国南大门的军官,成为了一名两袖清风为民清廉的三级高级法官。1992年4月回到了自己可爱的家乡――新余,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恩于新余的父老乡亲。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一声春雷炸响,改革开放大幕开启,迈开了改革开放历史性脚步,亿万生产力得以解放,中国推开希望之门,一系列改革措施让华夏大地迈来了大放光彩的春天。我的身边,我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实力稳步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众所周知,我的故乡新余是一座因“钢”而闻名的城市,1960年新余因钢设市,1963年下钢撤市。1983年,再次因钢撤县复市。新余撤县复市以来的30多年,也正是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年代,1982年,全市生产总值仅有4.92亿元,30多年来生产总值连续跨越10亿、100亿、500亿台阶,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1170亿元。是1982年的237倍。1982年,全市财政收入只有0.65亿元。2017年全市财政收入144.1亿元。是1982年的221倍;1982年新余城区面积仅1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仅有12万。至今城区面积已经扩大到70多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长到50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0亿元。在经济总量迅猛增长的同时,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曾经的荒芜河滩、凄凄野草,被“一城四区、两江四岸”的新景观所替代;曾经的交通不便,已被“两环五纵七横”的城市交通骨架所改善。我的家乡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衣食住行全面提升,百姓生活蒸蒸日上

  对于老百姓来说,改革开放最大的利好体现在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上。记得我们小时候都穿手工做的布鞋,手工纺纱织布,缝制的衣服,家里兄弟姐妹多的还一年到头穿不上新衣服,只能穿哥哥姐姐穿剩下的打补钉的旧衣服,旧鞋。改革开放后,衣服的面料款式越来越多,大家也由“追求穿暖”逐步向“追求穿好”方面转变。“穿衣打扮”也成为一种时尚和个人风格的体现。“民以食为天”,七十年代之前,多数家庭最大愿望就是能够填饱肚子,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逐渐解决了填饱肚子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了,越来越讲究吃得有营养、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富不富,看房子”,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四十年前,许多家庭都住在平房里,高楼寥寥可数;现如今,大家都搬进了高楼大厦。我的老家当年还是一个小山坳,前些年征地拆迁,依靠党的政策,乡亲们都搬进了崭新的楼房。空闲的房屋租给做生意的人住,增加了收入,补充了家庭,改善了生活。在交通出行方面,更是发生了惊人的变化。1978年邓小平同志第一次访问日本,乘坐日本新干线。当时,全世界只有日本有两条高速铁路,中国还在使用蒸气线路,时速只有40公里,相较于210公里的日本新干线,仿佛龟兔赛跑。就在这一年,中国开始高铁计划,从2008年中国第一辆高铁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营运至今,短短十年时间,中国高速铁路营运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投资并承建了多个国家的高铁项目。“日行千里,夜行百里”不再是梦想,中国高铁正作为生活方式输出到全世界,改革开放的成就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我的家乡更不一般,原来一天的汽车、火车到省城南昌,如今的新余北站至南昌西站只要半小时,到大都市上海也不到五个小时……

  

  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司法改革步履铿锵

  我1979年12月从部队转业到地方,脱下军装,换上法袍,成为一名人民法官。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我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法院在审判执行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亲身感受到我国法制建设的长促进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革”教训反思“文革”,重新认识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立法上,1982年制定了新宪法,五届、六届和七届人大及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包括一系列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通则和一系列单行民事法律、刑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以及一批经济方面的,保障公民权利的,涉外方面的,行政管理方面的重要法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国法制建设进入了快车道。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现行宪法第三次修改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时代命题,加强人权保障,提高司法能力。2014年,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正式启动,相比于我们当年的裁判文书层层审签,“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破解司法行政的瘤疾,让法官更加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加强使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成为常态,让司法更加透明阳光,极大增强了法院工作的透明度。我在执行局工作多年,一年大部分时间在出差,大多数都花费在异地查询冻结上了,一到节假日,“老赖”就和我们玩起了躲猫猫,我们常常彻夜蹲守。现在不一样了,法院与银行建立了全国法院网络查控系统。在网上就可以实现异地查封、冻结,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且全国失信被执行人系统还建立起来了,一旦成为“老赖”,出行、消费,甚至子女入学、就业都受到限制,逼迫“老赖”们主动出现,主动履行义务。法院的执行力大大加强了,作为一名老执行法官,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变化不仅让我回想到了昨天的不易,也让我看到了今天的美好,更坚信我的家乡明天会更好!

  退休党员跟党走,发挥余热做贡献。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坚强领导下,做到退休不退志,进一步增强光荣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为描绘和谐美丽新余画卷添加光彩!

                        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郭明新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