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六便士仰望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作者:彭玉兰 发布时间:2019-03-04 11:04:32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一直都想看《月亮与六便士》这部经典小说,前些天从图书馆借来抽空看完了这本书。月亮代表的是梦想和精神世界,六便士代表了现实和世俗生活。书中讲述的主人公是一个年届四十的男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绘画梦想,放弃了在证券公司的职业,舍弃了妻子和一双儿女,从伦敦到巴黎,再到南太平洋的一塔希提岛上,过着与世隔绝而又颠沛流离的生活。因为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一度拮据。哪怕生活贫困、疾病缠身、绘画作品不被世人理解,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绘画梦想,不断进行艺术创作。
如果你看过书中的前言,便会知道主人公以法国现代派画家高更为原型,但他的一生和高更的生平有些出入。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离艺术家很遥远,或许通过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可以离艺术家近一点。主人公的行为颇受争议,两极分化。可恶与伟大,都在他身上演绎。
不理解他的人会认为他是个十足的渣男,冷血、无情。抛妻弃子,没有给他们留下一分钱。在穷困潦倒、疾病缠身、濒临死亡的时候,赏识他的一个画家德里把他从破旧的出租房接回自己家中,德里的妻子布兰奇悉心照料他,德里还把自己的画室腾出来让他进行创作。他不但没有感恩,竟和布兰奇好上了,最终又抛弃了布兰奇,导致布兰奇饮下草酸自尽,他却毫无忏悔之心。
理解他的人十分崇拜他,认为他是个天才。这个世界,天才很少。他听从内心的真实声音,冲破现实世界的重重枷锁,没有工作和收入,天天进行绘画,毫不在乎一幅画卖不出去。他创造的目的不是为了卖出画去,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日后多么伟大。只是纯粹地表达自己。“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这种将梦想上升到本能的高度,足以看出他对绘画的痴迷。
所有梦想的实现,大概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支撑。主人公放弃物质生活,追求梦想的勇气着实令人佩服。我们大抵都是普通人,无法为了追求梦想放弃现有的物质生活,但他也激励着我们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求得内心安静,怎们能叫作践自己?做一名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你对社会、对个人的要求”。遵循自己的内心,月亮或六便士,无论选哪种,你都是幸福的。愿你手持六便士,同时仰望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