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六十大寿
作者:彭玉兰 发布时间:2019-02-27 17:15:17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今年元旦,恰逢父亲五十九岁生日。按照本地习俗,过九不过十,五十九岁生日就要过六十大寿。在农村,过六十大寿是一件极其隆重的事情。父亲本不想过六十大寿,一来没有过生日的传统;二来父亲不喜热闹,拗不过女儿、兄长、姐妹和其他亲戚的再三劝导,父亲最终决定过六十大寿,但他提出两点要求:一不放鞭炮,二不收礼金。
父亲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祖母生父亲时,又是寒冬,加上家里已有五、六个孩子,在那个年代能存活下来已属不易。生活在物资条件匮乏的时代,能吃饱都成为一种奢望。因此,父亲十分珍视物资,对粮食格外珍重。尽管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父亲仍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
小时候,父亲骑着自行车,载着一家人去走亲戚,那时别提有多开心,觉得父亲高大伟岸,是自己的保护伞。印象中,父亲无所不能,会修理自行车、电灯泡、门锁,会编制好看的竹篮,还会制作简单的家具,心中满满的崇拜。近几年,发觉父亲开始变老,身板没有以前笔挺,皱纹爬满了额头、眼角,花白的头发也悄悄爬上来,不由得鼻子一酸,那个曾经高大的父亲,终究逃不过岁月变迁,渐渐模糊起来。
记得我上中学时,父亲讲起自己的求学经历,他刚上完小学,省吃俭用,买了支钢笔,留着上中学用,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因为家里成分不好,不让继续上学,父亲晚上偷偷地躲在被子里哭泣,至今还保留着这支钢笔。父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要好好珍惜求学的机会。
父亲是个正直的人,不谄媚,亦从未看不起他人。他经常教导我,在法院上班,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拿当事人的一针一线,不可偏袒任何一方。带着父亲的教导,作为法律共同体的一员,我们一起在法治社会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