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文化生活
我与法院9年的青春岁月
作者:渝水区法院 刘雅萍  发布时间:2018-09-30 16:06:25 打印 字号: | |
  2010年,我进入了渝水区法院工作,至今已有九个年头,九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可以说我最为激情的岁月都是在法院度过的。初进法院,我被分配到立案庭工作,立案庭的工作繁杂,说实话,当时分配到立案庭,我还有点不乐意,觉得只有进入业务审判庭,才能发挥自己的所长,但真正沉下心来做这份工作,才意识到立案庭工作的重要性及专业性,当时我院的立案还属于大立案,所有的庭前准备工作当时都在立案庭完成,做好这些工作不仅仅是方便当事人,更可以为案件的审判、执行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审判执行提供便利。

  2014年,我进入了民一庭工作,民一庭主要审理除人身关系、商事纠纷外的民事纠纷,可以说民一庭就是一个大袋子,审理了大部分的民事案由,有些案件审理颇具难度。我还记得我刚进入民一庭,系统就分配了一件非常复杂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给我,看到那厚厚的案卷以及当事人庞杂的诉讼请求,我就吓到了,当时我的庭长安慰我说,建设工程虽然证据材料多,但只要理清了原、被告之间的关系,案件也并不难处理。在案件事实查清的情况下,为了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我组织当事人进行了多达十次的调解,最终,案件得以最终调解,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在民一庭的四年,我学到了很多,更是赶上了司法员额制改革,进入了法官员额。

  2018年,按照省院要求简案快审、难案精审的要求,我院扩充立案速裁团队(原身就是立案庭),我积极响应,以员额法官的名义再次进入了立案速裁团队,最终靠着大家的努力,我院的平均审理天数大为缩短,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

  从进入法院至今,我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从助理审判员到审判员,最终成为员额法官,无论是在哪个阶段,我对于法院工作的感受就是法院的工作从来都没有清闲这一说法,只有忙和更忙这一区别。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改变确是实实在在的,法院的工作越来越便民,从小的服务细节到大的审判业务,都确确实实的体现了法院司法为民的宗旨。我是司法改革的亲历者,更是受益者,作为一名年轻的员额法官,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自己在宪法、国旗前的宣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