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为民 > 法律常识
如何确定合同内容?
作者:张英  发布时间:2018-03-26 17:20:03 打印 字号: | |

      合同的内容包括实质、形式两方面含义。实质意义上的合同内容是指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而形式意义上的合同内容即为合同的条款。合同内容是合同当事人行使权利的载体,因此合同内容必须明确具体。

      一般而言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合同当事人信息,合同的标的,合同标的的数量,合同标的的质量标准、要求,合同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以及解决争议的方法等。合同内容不够明确具体可能导致合同无法成立。

      为防止合同因个别条件未达成一致而无法履行,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仍无法确定时,按照以下规定确定: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承担。

      依照法律规定来确定合同内容保障了合同的顺利履行,却无法保障权利人在订立合同时所希望获得的特殊预期利益。因此合同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后,最好通过书面方式予以固定,以方便证明合同权利。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