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为民 > 法律常识
如何证明合同已经成立?
作者:张英  发布时间:2018-03-26 16:26:47 打印 字号: | |

      享有合同权利的前提,是合同已依法成立并生效。要证明自己具有某合同项下的权利,首先需要根据法律的规定,看合同成立的要件包括哪些内容。下面首先要介绍的就是合同的成立。

      合同在法律中的表述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由该表述可见合同是需要两个以上法律主体意思表述一致的双方法律行为。因此证明合同的成立则需要证明意思表示已达成一致。所谓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不但具有订立合同的意思,同时关于合同的主要内容已达成协议,并且协议已经确定。

      如何证明合同双方已达成一致意见,在法律上要以“要约”和“承诺”的方式进行考察。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采用要约、承诺的方式订立合同,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那么,什么是要约呢?要约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发出的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于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到达对方时生效。此时,如果相对方作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视为承诺,承诺一经作出即生效,此时合同成立。因此,合同成立,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有符合法律规定的要约。根据法律的规定,首先,要约表示必须是向特定的希望与之订立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的;其次,要约必须有订立合同的意图;最后,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要约人发出要约的目的是要订立合同,以上三种要件缺一不可。

      第二,承诺人必须已经根据要约发出有效承诺。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有效的承诺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承诺必须是向要约人做出的;二是承诺必须在合理的期限内发出;三是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相一致。这里的合理期限是指要约中确定的做出承诺期限。要约中没有给出确定承诺期限的,如果要约是以对话的方式作出时,接到要约的一方应当及时作出承诺,如果要约是以非对方方式作出的,接到要约的一方则应当在合理期限内作出承诺。

      第三,在实践合同中,合同自交付标的物之时成立。实践合同是指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需要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与诺成合同相比较,实践合同多了交付标的物作为合同成立要件。实践合同仅限于法律规定的少数合同,比如保管合同,只有当寄存人向保管人实践交付保管物时,保管合同方为成立。

      合同既可以书面的形式订立,也可以通过行为或口头的方式订立,但不论以何种形式,必须根据合同订立的要件证明双方当事人已达成了一致意见,如载有同意订立合同意思表示的书信往来、音频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明要约与承诺可以的内容;信件、电子数据的发出时间,音频资料的形成时间来证明是否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承诺;物品签收确认书用以证明是否已交付标的物。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