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快报 > 执行案件
顺藤摸瓜智寻老赖 异地法院协助促和解
作者:渝水区法院 刘贇  发布时间:2017-06-01 17:41:14 打印 字号: | |
  近日,渝水区法院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被执行人缴纳社保的线索,顺藤摸瓜找到了被执行人的工作单位,并在其单位找到了失踪几年的被执行人孙某,最后在异地法院的协助下,被执行人慑于法院强制执行的威力,最终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

  2013年,被执行人孙某向第三人傅某借款10万元,双方约定借款六个月,月息两分,李某对此提供担保。借款到期后,孙某未按期归还,傅某遂将孙某、李某起诉至渝水区法院,因李某作为担保人替借款人孙某偿还了本息112000元,傅某于是撤回了起诉。2014年7月李某向渝水区法院起诉要求孙某归还担保还款,后该院判决孙某应归还李某112000及利息。判决生效后,孙某仍拒不履行判决义务,李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孙某一直下落不明,申请人也不知道孙某的踪迹,法院多方查询孙某财产亦无果,案件一时陷入了僵局,执行员也嘱咐申请人多去打听孙某下落及财产线索,有消息立即向执行员反映。2017年4月,申请人向执行员反映其在网上查询到了孙某在深圳某街道办缴纳社保的记录,孙某有可能在该街道办辖区的工厂上班。顺着这个线索,执行员立马奔赴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先是到该街道办调查孙某缴纳社保的记录,后确定孙某是以深圳某电子公司缴纳的社保,并且从2015年缴纳至今,因此断定孙某应在那里有稳定工作。为了不打草惊蛇,执行员提前找到公司的位置,同时为了预防潜在的执行风险,还联系了当地法院。第二天在当地法院法官的带领下,执行员来到了该公司,找到该公司的行政办公室,确认了孙某在此上班,然后叫其工作人员通知孙某到场。孙某看到了执行员亮明身份后顿时傻了眼。经过询问之后,执行员发现孙某2015年就进入了该公司,工资每月6000元左右。因在外面债务太多,近几年孙某不敢在其银行卡上存钱,工资也是每个月现金支取。执行员随即要其说明这几年工资的去向并督促其履行生效判决,但孙某表示工资都贴补家用了自身也没有偿还能力。因孙某拒不履行义务,在当地法院的协助下,执行员随即拘传孙某到沙井法庭。到了法庭讯问室孙某才开始紧张起来,执行员向孙某说明拒不履行判决的法律后果,并向其阐明法院可采取异地拘留的手段,其最后不但会失去人身自由,就连工作、家庭都会受影响,如涉嫌拒不履行判决罪还会被刑事追责。在看到执行员拿出拘留决定书的那一幕,孙某赶紧说其现在就打电话筹钱,请你们再等一等。最后在执行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分期付款和解协议。

  “早些年在新余做生意,因经营不善欠了很多债,为了躲避催债就带着妻儿来深圳打工,本以为在这里会很安全,没想到你们还是找来了。这几年也是东躲西藏,银行卡上也不敢存钱,还被你们上了黑名单,不仅信用受损,连小孩读书也受到影响了,今天事情解决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最后,孙某表示其会按照和解协议如期履行,以便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