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陪审经历
作者:渝水区法院 肖兴华 发布时间:2017-05-17 16:05:51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我是渝水区法院的人民陪审员,每个案件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次陪审都会让我觉得受益非浅,而这一次的陪审经历给了我很不一般的感受。
2017年5月15日上午九点,我在渝水区法院第七审判庭,陪审一起很普通的案件,原告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余某支行诉第一被告谭某、第二被告刘某的金融贷款案,由张昱庭长担任审判长,陪审员是我和黄春花,书记员李丽,庭审前张昱庭长一边细致地阅着卷,一边询问原告代理人,原来二被告系夫妻关系,于2011年3月11日在原告处按揭26.9万元购买了一套商品用房,于2017年2月4日连续逾期还款4期,逾期120天。开庭时间到了,第一被告仍未到庭,这时第二被告到庭告知今年四月与第一被告已经离婚,第一被告身染重疾无法出庭。此时张昱法官分析了案情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按第一被告缺席开庭审理本案,而是同我们商量,考虑到原被告现实情况以及原被告切身利益,将审判庭移至第一被告老家水西镇桥口村委会凌上村进行开庭。
这天天气并不好,雨淅淅沥沥的下着,经过了40多分钟蜿蜒颠簸的车程,我们一行来到了水西镇凌上村,看着第一被告残破陈旧的老屋以及屋内简陋的陈设,我的心头一阵酸楚,能感受到这个家庭因为突来的恶疾遭遇地强烈冲击。谭某的老母亲和老父亲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讲述这几年儿子重病导致双眼失明,为治疗疾病欠了很多债,现在已是家徒四壁。对于我们的到来表示非常感激。村子里的围观村民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对渝水区法院如此人性化的办案方式纷纷点赞。
在简单的介绍后,张昱法官认真查证了被告的主体资格,再次梳理了案情,向被告细致地讲解了金融贷款逾期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分析其中利弊,当场与原被告之间组织调解。在张昱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解下,原被告双方均达成共识。在张昱法官的协调中调解井然有序地进行,时间悄然流逝,已到晌午了,不经意地发现自己肚子已经咕噜咕噜抗议起来,想来张法官亦是如此,她却是废寝忘食地依然工作,直至调解工作结束。此刻望去,她那俊俏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略显单薄的身子散发出伟岸的身影……
这次陪审经历给了我很不一般的感受,张昱法官的为人民服务的务实精神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村民以及在场的出庭人员。让我和村民们明显地感觉到了这次司法改革带来的新气象。张昱法官对这个特殊的普通案件这般人性化处理无声的诠释了法律无情人有情,人间处处有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