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找人到主动履行
渝水区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效果显著
作者:渝水区法院 刘贇 发布时间:2017-05-17 15:46:23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在各个方面影响老赖的生活,不仅限制了被执行人的消费、出行,更多的是对被执行人个人征信造成不良影响,一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无法贷款、进行招投标等,真可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自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实施以来,配合近期开展的“春雷行动”集中执行活动,渝水区法院充分利用失信惩戒措施,已使得多名老赖主动现身。
一、 银行贷款遭拒,老赖主动联系还钱
“你好,是渝水区法院执行局吗?我是一个案子的被执行人,我现在已经和申请人协商好了,钱也已经转给他了,请求法院将我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渝水区法院执行局办公室电话另一头传来陶某急切的声音。原来被执行人陶某想做生意但资金紧缺就想着向银行贷款,但准备在银行贷款的陶某却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因有不良征信记录而无法贷款,陶某这才知道因为自己在法院的执行案件未了结,上了黑名单。事情是这样的:申请人杭州某公司向被执行人陶某提供货物,后经双方对账,陶某实欠货款13万余元,因多次催收无果,申请人起诉至法院,法院最终判决陶某应支付申请人13万余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陶某仍不履行义务,申请人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陶某一直下落不明,法院多方查询陶某财产亦无果,渝水区法院依法将陶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直跟法院玩失踪的陶某因为要贷款才着了急,主动联系了申请人和执行员,并自动向申请人履行了还款义务,4月12日申请人向该院提交了结案申请,并希望法院把陶某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该院也及时对陶某的失信信息予以删除。
二、 招标投标受阻,老赖主动联系和解
被执行人赣州某建筑公司将其承建的工程中的钢筋制安工程分包给申请人李某,工程完工结算后,该建筑公司尚欠申请人工程款28万余元,李某经多次催讨未果后诉至渝水区法院,该院判决被执行人支付工程款28万余元及利息,因该建筑公司拒不履行义务,李某向该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查询其银行账户没有存款,执行员也多次电话联系了该公司的负责人,其表示会尽快履行,但过了几个月也不见动静,渝水区法院依法将该公司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今年四月,该公司打算对本地一个商品房项目进行招投标,却被有关部门告知因其有不良征信记录无法进行招投标,这才想起了在法院的执行案子。该公司于是主动打电话给执行员希望可以组织双方和解,在执行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分期付款协议,申请人也同意解除被执行人的黑名单,该公司负责人也一直电话联系执行员希望可以尽快删除黑名单好让其可以取得招投标资格。
三、 出行旅游不便,老赖主动联系结案
被执行人肖某于2012年向申请人兰某借款8.8万元,到期没有归还,因多次催收无果,申请人起诉至法院,法院最终判决肖某应支付兰某8.8万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肖某仍不履行义务,申请人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肖某支付了2万元后就一直下落不明,法院多方查询肖某财产也没有进展,渝水区法院依法将肖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今年四月,该院执行员接到肖某电话,其称想把余款付清,把这个案子了掉,并希望法院可以尽快删除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原来肖某打算五一和其女朋友出去旅游,在订高铁票的时候发现自己不能买票才知道自己上了黑名单,而女朋友对此不断责怪。为了不让旅行泡汤,肖某就希望能在五一之前把他的案子结掉去,好在五一可以和女朋友快乐的出去旅行。执行员在确认肖某的款项打入法院账户后,并经申请人同意,对该案以执行完毕结案,并在网上把肖某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删除。
据悉,今后渝水区法院将进一步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张贴布告、发放传单等方式,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切实提高信息覆盖面,并加大宣传力度,让老赖无藏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