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渝水:“六举措”狠抓裁判文书上网取得佳绩
作者:新余市渝水区人民法院 朱秋凤  发布时间:2017-04-28 09:01:40 打印 字号: | |
  4月24日,江西高法院发文通报2016 年度全省法院裁判文书上网情况,渝水区法院共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文书6201份,上网数量位居全省基层法院首位。

  2014年以来,该院高度重视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抓。为推动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开展,切实推进司法公开,该院采取了多项举措: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迅速成立裁判文书上网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小组成员。办公机构设在审管办,具体负责工作组织实施。根据层级管理的理念明确各部门职责,由各庭庭长统一管理本庭的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承办人对案件文书负责,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传达上级文件与组织学习培训相结合,使广大干警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裁判文书上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知识上熟知上网裁判文书的范围、技术处理规范、审批报送流程。针对裁判文书上网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处理、不规范报批等问题,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及时总结下发,使广大干警注意学习,不断提高裁判文书处理能力,实现思想认识和操作技能双提升。

  三是加强告知审批。该院设计制作《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审批表》及《裁判文书不予上网申请表》,在立案和结案时两次告知当事人针对裁判文书上网所享有的相应权利。为提升上网文书质量并严格控制不公开文书数量,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实行审批制,上网文书和文书申请不上网的,一律由承办人提交庭长、分管院长审批确定。

  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制定《裁判文书上网情况月报表》、《不上网裁判文书及审批情况月报表》,按月排查各业务庭室每月需上网的裁判文书数量,统计具体到每个法官的每一起案件,对各办案法官结案案件的文书上网情况实行有效的监督,并按月对裁判文书上网的情况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  

  五是加强考核奖惩。将各业务庭室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范围,审判管理办公室按月将结案案件的裁判文书上网情况登记好,做好台账,对于应上网不上网和上网存在差错的案件,在年终绩效考核时扣减责任庭室和承办法官的分数,由此保证上网裁判文书的数量和质量。

  六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裁判文书上网的信息化水平。2016年9月份起,该院正式启用“一键上网”技术,承办法官通过在办案平台进行操作,即可将裁判文书上传至中国裁判文书网后台。实现了办案平台与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对接,将裁判文书上网软件嵌入网上办案系统中,实现案件结案与裁判文书纠错、上网格式技术处理、一键上网同步并行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一线办案法官工作负担,既提高了裁判文书上网的质量和效率,也提高了办案法官裁判文书上网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