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执行攻坚组合拳
--------新余市渝水区法院执行攻坚纪实
作者:渝水区法院 陈宝亚 何 俐 发布时间:2017-04-24 10:49:16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2017年,是新余市渝水区法院“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关键之年、见效之年。该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发力“春雷行动”等专项执行行动,用足用活用好法律赋予的多种组合手段,勇于“攻山头”,敢于“拔钉子”,强力开展执行攻坚,执行工作稳步推进。
“春雷行动”: 震慑“老赖”
裴某拖欠吴某货款40000余元,法院判决后,裴某拒不履行。吴某向法院申请执行,裴某一直躲避执行。4月5日,该案被列入区法院“春雷行动”首批强执案件,8名执行人员在晚上十时“从天而降”,将在家中的裴某拘传至法院。慑于强制执行的威力,裴某当晚就请朋友用车抵押担保并于次日将40000余元欠款全部履行完毕。
这只是渝水区法院“春雷行动”的一个普通案例。今年4月初,该院开展为期60天的“春雷行动”,针对民生案件、金融债权案件、特殊主体案件、执行信访案件、商事执行案件等五大类案件,因案施策、精准发力,通过协调处置一批、司法建议一批、自动查控一批、依法制裁一批、提级或联合执行一批,切实解决一批执行案件。“春雷行动”开展以来,该院共拘留、拘传被执行人近20余人,有力地震慑了“老赖”。
执行和解:案结事了
渝水区法院在执行工作中,注重讲究人性化、艺术化执行手段,在执行强制性的基础上,因案而异地采取执行和解的策略,既缓和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又为执行结案提供了新思路,使一大批难啃的“骨头”案件“柳暗花明”。
周某、廖某申请执行遗产纠纷案,涉及到农村房屋腾空交付,难度大。渝水区法院在社区村委会、辖区派出所的大力协助下,排除阻力,出动警力10余人,强制腾空并交付。但被执行人次日又撬锁进入房屋,双方矛盾激化,可能引发群体事件。虽然该院可以采取司法拘留、再次强执等措施,但难以达到案结事了的效果。为此,该院执行人员针对农村房屋执行的特点,向双方当事人明理析法,要求当事人换位思考。通过多方努力,被执行人提出用店面换取住房的和解方案。4月12日,在执行人员的组织下,当事人双方在执行和解协议上签字,一件复杂的涉农遗产继承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网络拍卖:多快好省
4月2日上午10时05分,在淘宝网司法拍卖板块上,渝水区法院成功网拍一辆歌诗图牌轿车,这是新余市法院系统启动网络司法拍卖以来,拍卖成交的第一例。所拍卖的车辆经评估确定的起拍价为12.41万元,本次拍卖共有4107次围观,4人成功报名竞拍,经过19次出价,2次延时,成交价15.31万元,溢价23.37%。
“开网店”拍卖“老赖”财产,是渝水区法院改革执行工作的一个推手,该做法借助网络平台自行组织实施强制拍卖,具有受众广,流程快的特点,避免了传统司法拍卖中的围标串标,暗箱操作,故意流拍等干扰司法公正的现象,并可以借助“零佣金”、“零费用”的优势,实现被拍卖财产价值的最大化,切实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