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学园地 > 审判研讨
福建漳浦法院关于收结存案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漳浦法院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6-08-17 09:58:56 打印 字号: | |
  实现收结案的动态平衡和存案的相对稳定,确保均衡结案,事关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均衡、有序、良性运行,事关审判质效提升,事关当事人诉讼权利保护。福建省漳浦县人民法院成立课题组,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漳浦法院1月至11月收结案及存案的基本情况

  今年1月至11月,漳浦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894件,办结4504件,同比分别上升8.05%和下降9.54%,结案率76.42%。其中,审结各类诉讼案件3683件,执结各类案件441件,审查行政非诉案件380件。未结案件1390件,诉讼案件未结574件,执行案件未结816件。存案持续高位运行,清案压力依然很大。

  二、收案上升存案持续高位运行的原因分析

  (一)收案大幅增多

  1.民间借贷案件激增。近年来,民间借贷市场日益活跃,规模不断扩张,社会上个人从事民间借贷业务的非常普遍。由于民间借贷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范,给金融融资市场带来了许多问题,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呈激增的态势。

  2.法庭受理案件范围扩大。随着古雷港区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辖区内各类案件也随之大量增加。法庭已不再单纯解决简单的民事纠纷,需要处理民商事各类型案件,且不分难易,案件内容庞杂审理难度增大。

  3.立案机制影响制约。法庭以前采取案件先行诉前调解和化解,将很大一批案件化解在起诉前。但收归院部统一立案后,法庭无法有效控制案件,大量案件在毫无预警及诉前处置的情况下直接进入诉讼程序,加之执行收案全部录入司法管理信息系统,导致收案增多。

  4.银行清收贷款系列案件增多。银行系统清理不良贷款,案件集中进入诉讼程序。

  (二)送达难度加大。一是客观因素制约。一方面,大部分借款人外出避债,诉讼文书难于送达。另一方面,法院上班,当事人或者其家属也上班,存在时间差,送达效率不高;二是立案环节存在问题。立案时,对当事人的住址没有核对清楚,户籍地与常住地不一致,有的已经拆迁仍写原地址,诉讼请求也不够完整,造成法官须重新核对住址和补正诉讼请求后才能送出,产生重复劳动,浪费时间,也造成审判资源的内耗;三是邮政送达不规范且效率偏低。部分邮政送达人员没有按相关规范送达诉讼文书,大约80%的邮件简单地注明“原址查无此人、人已他往、拒签”等原因将邮件退回。

  (三)鉴定期间过长。案件请求司法鉴定的较多,集中统一委托鉴定手续交接繁琐、鉴定机构、司法辅助办公室及业务庭之间衔接不流畅,沟通存在障碍,导致鉴定期间过长,严重影响及时结案。

  (四)办案新手较多。院里新的审判人员较多,办案骨干基本都是年青的法官,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办案灵活性和针对性还不足,办案能力和办案技巧不高,造成很多案件需要开二次甚至三次庭,案件反复开庭审理,审理时间偏长。富有经验的审判员较少,传帮带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年轻审判人员成长较慢。

  (五)案多人少影响。由于案件大量增加,且很大一部分属于疑难复杂案件,案多人少难以承担繁重的审判任务,办案压力比较大。离婚案件增多,且涉及财产金额有增多趋势,特别涉及农村房屋分割,因手续不全,存在判决难,结案速度减缓。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农村土地山林承包纠纷案件,调解难度增大。

  (六)后勤保障制约。法庭信息闭塞,上下交流不畅。法庭远离院部,难以使用院部信息资源,例如查询存款、房产、身份信息,都无法利用院部的信息系统。此外,送达的器材缺乏,包括录音、录像设备、照片印刷设备不足,目前法庭干警都用自身手机摄影,自费冲洗送达照片。

  三、加大清案力度促进均衡结案的建议

  1.完善立案沟通机制。建议立案庭对系列案件加强与业务庭沟通,防止案件成批涌入,部分敏感案件应当与法庭取得沟通。对金融借款合同案件,先由受案业务庭与立案庭共同与金融机构加强沟通,注重立案时的节奏控制,避免案件成批量涌入诉讼程序。同时,加大立案引导和调解力度,在立案前化解分流一部分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暂缓立案,先予登记。将部分适宜调解的案件引导分流至立案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专家咨询、政府协调等方式进行诉前化解,以减少收案量。

  2.完善送达工作机制。一是参照其他法院的做法,成立专门的司法辅助办公室,聘请专门人员专职负责送达及整理卷宗等事务,让法官专职办案;二是探索建立社会化的送达机制,由陪审员、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等代为送达。以固定的补助形式,请陪审员、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等相关专门人员利用休息时间进行送达,并按案件数给予报酬。三是在院部设立专门法庭办公室,配备一名速录员,负责3个基层法庭在院部的事务,需要报院领导签批文件或调取相关信息时,可由基层法庭通过电子渠道发送至院部法庭办公室,由速录人员立即进行处理。

  3.完善后勤装备保障。加快配备执法记录仪、彩色打印机、录音录像设备等,基层人民法庭全部启用电子签章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4.加大清理积案力度。院庭长带头办案,法庭人员工作日驻庭办案并利用中午、晚上时间送达。

  5.整合充实审判力量。加大招聘书记员、速录员、协警力度,并从后勤部门调整部分法官充实到审判一线办案,缓解案多人少困局。
来源:福建法院网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