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简报
分宜县法院把好刑事办案工作的“四道关”
作者:分宜县法院 谢祖和、李冰露  发布时间:2016-05-24 08:46:33 打印 字号: | |
  新余法院网讯 分宜县法院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着力打造刑事审判“铁案”工程,提升刑事办案的工作质效。近三年以来,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600余件,对800余名被告人判处了刑罚,案件审限内办结率达100%,未出现一起超期未结案件,通过严厉力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切实履行好了刑事审判工作职能。

  一是把好事实法律关。该院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原则,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审理案件,通过对涉案证据和事实做出认定,准确定位被告人的罪名与刑期,依法对被告人做出公正的判决,以充分发挥刑罚制裁的社会功效。加大经济制裁力度,注重从经济角度对犯罪活动给予制裁,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犯罪案件,不论适用的是何种自由刑,均依法判决相应的财产刑,对未退赃的及时予以追缴,有效地挽回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并压缩被告人不法获利的空间。审慎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注重区分具体案情,对于具备法定从轻或减轻量刑情节的均给予充分考虑,做到应宽则宽,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则判处了非监禁刑,给被告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

  二是把好案件管理关。该院注重发挥审判监督职能,制定了《案件质量评查办法》,通过一案一评查的形式,对办案程序、文书质量等进行全方位自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切实做到“问题不错过,纠错不放过”。着力拓宽案件监管工作的覆盖面,依托信息化工作平台,实行内部局域网办案,实现了办案进展网上同步录入和动态性监控,案件信息均做到了网上“留痕”,为提升审判管理工作水平搭建了平台。主动延伸监督工作的时间节点,构建了裁判文书印前审核机制,对拟印发的法律文书,由审判监督部门提前介入审核,尽量避免法律文书出现明显差错。落实裁判文书上网要求,按规定程序将生效判决书上传互联网,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对办案情况的监督。

  三是把好能力建设关。该院以建学习型法院为载体,大力提升刑事审判队伍的整体素质。注重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功能,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引导干警树立起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注重抓好岗位业务培训,结合全院学习计划安排,并根据刑事审判的实际需要,组织干警学习新法规、新知识、新理论,并积极组织干警参加学术论坛、技能评比等活动,通过及时得查缺补漏,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办案能力。持之以恒地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用所办理的职务案件当“教材”开展警示教育,切实做到警钟长鸣,杜绝自身发生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筑牢廉洁自律的基石,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四是把好设备保障关。该院注重提升装备保障水平,对办案所需的各种设备设施“舍得”投入。充分运用好年度专项政策资金,按“人手一机”的标准,为干警配齐了电脑终端和执法记录仪,为部门采购配备了馈纸式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并更新了内部局域网的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还会同网络服务供应商,对上网专线进行了光纤升级改造,有力提升了刑事办案的信息化水准,为刑事审判工作顺利开展“增速”。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