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简报
新余法院“六个到位”提升群众满意度
作者: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俊明  发布时间:2016-01-16 16:22:57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市法院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 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紧扣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坚持以“六个到位”践行司法为民宗旨,适用司法新常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司法职能履行到位。该院积极部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落实八项规定关于从严治党要求,从严管理干警队伍,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司法作风、司法能力和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完善案件全程留痕、动态监控的审判管理机制,重点加强对长期未结案件、重大敏感案件的跟进督办。组织裁判文书和庭审两评查,坚持重点评查与专项司法巡查相结合,实现案件质量评查全覆盖,倒逼干警全力提升案件质效,切实发挥正向激励与监督制约的双向功能。

  司法便民落实到位。该院打造诉讼服务大厅、网上诉讼服务、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实现诉讼服务提档升级。加强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工作,加强与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全力调解各类民商事纠纷。重视加强全市基层人民法庭工作,复建了钤山法庭和筹建仙女湖法庭,开展巡回审判,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关口前移。依法指导辖区内基层法院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快速审理小额诉讼。畅通司法救济渠道,以缓减免退诉讼费、为涉及人身损害案件的特别困难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等方式,彰显司法工作的人文关怀。2015年,该院共为当事人办理缓、免交诉讼费208余万元,先后向16名困难当事人发放了48.5万元司法救助款。

  司法保障民生到位。该院积极强化民生服务意识,对于涉及困难群体、农民工讨薪、妇女儿童、行动不便残疾人、老年人权益维护的案件,实行预约立案、上门立案。建立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完善快立、快审、快调、快执工作机制,积极稳妥审理追索工资报酬、工伤赔偿以及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等案件,努力实现人民群众裁判利益。推进信用惩戒“黑名单”制度,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及户外广场电子大屏幕分批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倒逼“老赖”主动履行义务,最大限度地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司法主动公开到位。该院始终将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完善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全面实现法庭科技化改造升级,所有经改造后的数字法庭均能做到庭审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同步显示庭审记录、同步刻录光盘。除了线下邀请各界群众到法院走访参观、旁听庭审,举办法院公众开放日、法院手机报和新闻发布会,及时向公众发布审判、执行工作动态,着力构建更加公开透明、文明规范的阳光司法机制。

  主动接受监督到位。该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主动邀请代表委员来院视察、观摩庭审、参与调解、监督执行,上门征求意见建议。依法接受检察机关诉讼监督,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认真办理检察工作建议。重视律师执业权利维护,召开律师与法官联席会议,推动构建法官与律师彼此尊重、平等对待、相互监督、正当交往、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舆论监督,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推进司法民主,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全市的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陪审率达100%,保障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新闻舆论宣传到位。该院坚持法治实践与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综治宣传月、送法下乡、法制进校园、“八一”拥军送法、“12 4”国家宪法日等系列法治宣传活动。选派审判业务骨干担任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以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送法”进校园。开展“用公开促公正,建设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撰写典型案例、法治故事,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培养公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对在案件审理中发现的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及时规制社会风险源和社会管理漏洞,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