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手记
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
作者:新余市中级法院 黄艳君  发布时间:2016-02-23 16:14:56 打印 字号: | |
  不管有钱没钱,在外的游子们都要回家过年。每年的春节,都是万家团圆的日子,长年在外的人们,尽量能多些时间陪伴亲人和家人。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农村近年来发生的可喜变化早已经不是新闻,每个从农村走出的人,面对家乡的变化都感到欣喜,但是,笔者在欣喜之余,对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深感不安,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整体形象和农民生活质量,亟需政府予以解决。主要问题有:

  一、基层管理薄弱

  城市的人们在享受免费而便利的基础设施时,农村却仍然延续着自给自足的传统,一些集体的设施如公厕、村子里的道路均由村民自筹资金自发修缮。但是,由于近年来,很多农民外出打工,镇、村对农村的管理不够,传统的村规民约又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村民组织自我管理面临瘫痪。各家各户都各扫门前雪,村里的其他事一概不管。很多的设施如河流、池塘、沟渠、公厕都年久失修,河流和池塘倾倒垃圾、积满污泥,河道被侵占堵塞建房,沟壑淤塞,公厕没人打扫。

  现在农村每家每户亮亮堂堂,村子整体的环境却越来越差。记忆中以前的村里每年都会自发的组织村民清理村前村后的池塘,叫作“洗塘”,还有每年要对所有农田灌溉沟渠清理。现在不知道多少年没有清理了,池塘里的水碧绿的,严重的有机物超标,村里的很多妇女仍然每天都在池塘边洗菜、洗衣服、杀鸡杀鸭。

  二、环境卫生堪忧。

  一是垃圾处理跟不上需要。虽然,农村的很多地方都实现了垃圾的集中处理,但是,垃圾处理远远跟不上其需要。春节期间,每到一个村庄,在村口都能看到大堆的垃圾,堆成小山,有的村民或是处理垃圾的人为了快速处理垃圾,放火燃烧,像烽火台一样,一进村子就是刺鼻的气味。主要问题是:农村面积大且分散;产生垃圾多(尤其是春节期间)、环卫设施少、环卫工人少且工资低。

  二是用水用厕成问题。在农村仍然用的是那种深坑敞口的厕所,一到夏天就蛆虫乱爬、蚊蝇乱飞;村民仍然采用的是自己打井用水,水质根本没有专业检测;村里也根本没有统一修建的排水沟,用了的水随水往外倒,每家房前屋后都有一条潮湿肮脏的小水沟,夏天蚊蝇乱飞;每家每户的牲畜要么就在人住的房子里散养着,拉的一地的鸡粪,要么就在旁边另盖一个小屋关着,离人住的房屋很近,卫生很差。每到夏天,农村蚊子也特别多。

  三、耕地毁坏严重。

  回到老家,村子里建起了很多很多的楼房,然而这些楼房很多都建在农田里,另外又成了一个新村,以前的老村庄很多房屋都被荒废了,只有十余家没钱建房的人仍住在老村里。新楼房往往都依马路而建,侵占的都是以前那些非常肥沃且交通便利的农田。这些在耕地上新建的房屋,每家每户都向镇里交了一笔钱,有的几千有的几万,换来的只有一张收据,更别提房产证。有的农民也感到不安,可看到大家都这样建房,且镇里村里都同意,就都去建了。很多地方都是一次性毁掉一大片田,想建的都可以登记。为此,镇里可以收到一大笔钱。可是,一些非常好的农田就这样毁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没了,在老家,以前人均七八分田现在只有人均五分田。

  四、村容村貌破坏。

  以前的老村子都是世世代代智慧的结晶,房子都基本能成排,村庄的前面要有一个很大的场地,用作晾晒谷物以及村里举办一些庆典活动。现在去很多的村子,都看不到空地了,只要有空地,就被建成了房屋,有钱的人家建一幢又建一幢,人在外地赚钱,房屋空着;没钱的人家只能看着别人家建,看着别人家住新房,他们只能住在老村老房子里。农村的很多房屋都建在马路旁,能多占就占,除了房子要大,房前屋后还要圈起院子,砌的墙挨着马路牙子。因此,乡村的马路是感觉越来越窄了,路边全是密密麻麻的房子,总怕冷不丁地窜出一个人或是一只牲畜来。

  五、农民面临老无所依。

  一是养儿防老不可靠。农民养儿防老是传统。可是现在看来,养儿防老非常的不可靠。原因是:社会传统道德观念缺失,各项村规民约被大家抛弃,儿女不孝敬老人没人管;况且,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老年人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有的老人有钱也难以买到东西和照顾,老人除非是确实不能自理了,儿女才会来到身边照顾一下。在笔者娘家就有一对近百岁的老人,只是最近几年儿女才轮渡来照顾一下,年前老大娘过世了,老大伯才被接到了孙子家照顾。

  二是农村老人生活困难重重。在农村,六七十岁自己生活的老人太多了,他们不仅要料理自己的生活,还要带孙子孙女,还要自己种田种地、养鸡养鸭,每天都忙个没停。现在政府每个月会发五六十元养老金,基本是一个形式,他们只能靠自己劳动赚钱养老。老人一旦生病就会非常麻烦,由于身边没有人照顾且家里离不开,一般他们都是小病不去治,扛不住了就自己去打针吃药,一般都是在村子里的私人疹所,这些私人疹所医疗卫生差、技术落后,且没有报销,但是老人们图方便,因为到医院又要挂号、排队,他们理不清楚,有时,老人白白花了钱却没有治好病。

  另外,农村还存在不好的婚丧嫁娶习俗,适婚男女在婚配时,女方往往要求男方要有房有车,还要一笔很高的彩礼钱,给很多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还有农村的很多家庭已经不再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在他们眼中,有的孩子虽然读了大学却找不到工作,有些读了大学的孩子年龄很大了却找不到老公或老婆。因此很多人有了读书无用论,很多孩子被迫早早辍学去打工赚钱,然后又早早地结婚生子,重复父母的命运。

  全面建成小康,农村是关键一环,如何彻底改变农村的面貌,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快速行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对农民养老、农村环境、农村教育都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使农民老有所养,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真正落实。

  二、加强农村管理规划。要加强对农村的规范化管理。要加强对农村房屋建设、农田保护、公路建设的整体规划。基层政府不能在毁坏农村集体土地的同时从农民手中攫取钱财,人为造成农村贫富不均。要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规定,批地建房,加快对旧村的整治和改造,退房复耕。

  三、加大农村资金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于城市,很多村级道路都是由村民自己筹钱修的,这对于农村和农民非常不公平。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帮助农村改水、改厕、修路等,使农民也能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