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简报
吹响文化建设的号角,集聚公正司法正能量
——-渝水区法院文化建设纪实
作者:渝水区法院 贺 婧  发布时间:2016-01-25 10:08:48 打印 字号: | |
  新余法院网讯 2012年以来,渝水区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下大力气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注重发挥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规范和辐射作用,营造了崇尚学习、积极进取、特色鲜明的法院文化氛围,促进了法院各项工作取得进步。

  塑造精神文化,凝聚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2102年以来,渝水区法院的案件逐年递增,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尤其在2015年,全年审执结案件7277件,居全省法院第一位。案件的增多,表明越来越多的社会纠纷引入法院,处于纠纷漩涡中的法官负累着越来越多的”负能量。如何让这些不堪重负的“负能量”转为法官们公正司法的“正能量”,该院决定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一二三四”工作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确定了发展理念,并从精神层面进行动员部署和贯彻执行,做到人人理解、争相践行,全面催生干警的责任心和归属感,形成了“想事、谋事、成事,团结一心干事”的良好院风。对此,该院在精神文化方面开展了系列特色实践活动,利用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歌咏比赛、书画摄影展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司法核心价值观与审判执行、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感染力。同时,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以阳光心态构建和谐法院,建立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设有健身中心,开设瑜珈班和太极班,设立“法官讲坛”,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弘扬健康向上精神风貌。良好的精神文化,在法院工作中开花结果,“全省优秀法院”、“ 全省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等荣誉接踵而至, “全国法院先进工作者”、“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省三八红旗手”等先进个人层出不穷,形成了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实施行为文化,积蓄司法为民的正能量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在渝水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热心的接待来访人员, 并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南、纸笔、文书指导等,做到导诉、立案审查、缴费、材料收转一站式办理。

  渝水区法院将司法为民措施作为加强行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思想教育、监督管理双管齐下,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通过规范文明接待、统一着装、司法礼仪、司法言行、指纹打卡考勤等法官行为规范,全面夯实职业素养,培育行为习惯,既约束了工作人员,也方便了公众监督。该院还将行为文化与司法为民工作紧密结合进来,积极开展各项司法便民活动,建立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开展网上预约立案,畅通网上释明答疑等沟通渠道。诉讼服务中心接入新余门户网站,开通12368服务电话。关注和服务民生,2015年为困难群众缓、减、免交诉讼费48.2万元。开展“与法同行、健康成长”志愿者活动,组织37名青年法官和5名法制副校长通过以案说法、讲授法制课、召开法制主题班会等方式送法进校园21次,将法律送进学校。

  构建制度文化,传导遵章守纪的正能量

  管理塑型,编织健全开放的制度网,是渝水区法院构建制度文化的切点,通过深化教育引领,使干警深刻认识到“制约亦是保护、监督亦是关爱”的含义,班子成员带头,全院上下自觉遵章守纪、严以律己,打造出一切按制度办事的良好局面,如坚持院庭长带头办案制度,使优质审判资源回归审判一线,化解办案压力,2015年院庭长共办案2199件。该院完善执法和业绩考核制度,每年根据工作落实情况充实调整考评方案,细化考核标准、严格操作程序,分序列执行“末位淘汰”和“离岗培训”制,形成一套全面覆盖、实用公正的动态方案体系。同时,坚持约束与激励并重,出台了岗位标兵评选奖励以及调研信息、新闻宣传、优秀裁判文书等多项激励制度,推动了双向激励机制并存、长效保障机制健全的考评机制建设。

  培育廉洁文化,弘扬廉荣贪耻的正能量

走进渝水区法院的办公室,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在他们的桌子上都摆放一张红色的卡片,上面印刻着人民法院“五个严禁”规定。

  为形成廉荣贪耻的文化氛围,渝水区法院实施了“案件回访”制度,从立案都执行的每个环节,均会向案件当事人发放“案件回访表”,并会通过电话的形式回访及时掌握法官在办案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真正架起保廉的“高压线”。该院还开展了“遵章守纪、廉洁司法”专题教育整顿活动,通过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干警,并层层签订廉政责任状,向干警家属致信共同监督干警八小时之外活动,开展自查自纠、中层干部集体约谈等形式,强化干警廉洁自律意识。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