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简报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切实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作者:分宜县人民法院 黄婷  发布时间:2015-12-14 15:50:57 打印 字号: | |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分宜县人民法院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强化司法审判工作,多措并举全力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积极完善立案登记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诉权

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新常态,必然导致矛盾激化,法院受理案件激增,案件复杂化程度加剧,案件的性质划分越来越困难。而立案登记制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法院的受案范围,导致众多的社会矛盾纠纷以案件的形式涌入法院,无论是从数量还是类型上都大大增加,进而引发了诉讼“洪峰”的出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件,如群体性劳动争议等案件,由于信访维稳风险高、执行难等棘手问题,之前多采取诉前调解、协调处理等方式进行化解,很少进入到诉讼程序。但是在实行立案登记制度后,这类案件也在大幅上升。于此同时,各种新类型案件也在不断出现,这就使得原本就“案多人少”的基层法院,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大量矛盾纠纷开始涌向法院,面对这一新形势新挑战,该院始终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的原则,适时完善机构设置,合理配置各职能部门的人力资源。通过积极开通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电子邮箱、官方微博等形式,不断拓宽人民群众诉讼渠道,切实强化司法服务职能作用,以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诉权,让更多的社会矛盾在法律的框架内得以化解。

扎实推进司法改革,全力打造“阳光司法工程”

只有将司法全过程暴露在阳光下,才能真正取信于民,树立司法权威。一直以来,该院全面落实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化网上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推行“阳光司法”工程。从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到最终做出裁判文书,再到执行程序,每一个过程都充分体现公平、公正与公开,让人民群众明明白白打官司。同时,该院自觉接受社会广泛监督,积极开展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代表旁听案件审理并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让各界群众更加了解法院工作流程、法官管理制度、法院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公众形象,进一步增强司法公信力。尤其在执行信息公开方面,为在辖区内广泛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015年伊始,该院每天7:00-22:00,不仅在办公楼前安装的大型LED显示屏上全天候滚动播放“老赖”名单,还在该县域人员最密集的休闲广场的大型LED显示屏上同步滚动播放,吸引了大批过往群众驻足观看,让辖区群众都了解其失信情况,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有力地道德压力和法律威慑。截至目前,该院共分8批次曝光“老赖”137人,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已拘留“老赖”37人次,成功执结案件32件,执结金额87.6924万元。同时有11人主动到法院要求履行偿还义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法院公众形象

司法队伍的形象关乎人民法院的形象,更加关乎司法公信力的建设,对树立法律权威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面临巨大的审判执行工作压力的同时,该院一直牢抓司法队伍的建设,坚持用“钢”的领导班子努力打造一支“铁”的队伍。该院定期组织全院干警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明确人民法院工作的方向和道路。组织党员干警与挂点村开展“结对认亲”活动,要求党员干警深入农户、居民家中访民情,解民忧。通过组织干警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等形式,积极有效地开展司法廉政教育活动,强化干警的廉洁自律意识。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要求,扎实推行“一岗双责”的责任模式,继续对各个工作岗位点推行廉能风险监控,通过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工作机制,杜绝违纪违法情况发生。值得一提的是,该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文化兴院,文化铸魂”这一工作主题,积极创新法院文化形式,不断丰富文化建设载体,通过打造“德育文化”、“乐队文化”及“健身文化”等形式,充分发挥法院文化的渗透力、引导力和感染力,不断提升全院干警的司法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了在“案多人少”的现实压力下,为促进法院工作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极大地提升了法院公众形象,进一步树立了司法权威。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