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年3万对夫妇申请生二胎 申请率为19.3%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5-02-28 08:34:51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布全国各地陆续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已有一年多,国家卫计委去年底公布,单独二孩政策逐步放开以来,全国共有约70万对符合条件的夫妻提出二胎申请,与此前官方提出的每年约200万对夫妻提交申请的预期差距较大。
而在我省,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前,省卫生计生委就曾组织开展了单独夫妇生育意愿调查,全省符合单独两孩条件且有意愿、有能力再生育的育龄妇女约16万人。截至去年10月,全省共有3.1万余对夫妇办理了《再生一胎生育证》,申请率为19.3%。
热议:
单独二孩申请率不高
引发网友关注
“全国多地相继迎来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一周年,可二胎申请并未出现公众担忧的井喷式增长,甚至很多地方的申请率比较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许多满足生二胎条件的人仍在考虑呢?其实,养育、医疗、教育等资源问题正逐一碾过诸多单独家庭的心头,成为他们躲不开、绕不过的后顾之忧。”近日,在我省某知名论坛中,网友“赌神骑士”发帖表示,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一年多以来,各地申请率差异很大,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原来超生是要罚款的,现在可以生二胎了很多人却不愿生,究其原因,还是经济条件决定的,有经济能力的人,对单独二孩政策的反应就非常快。”南昌网友“小骁晓”评论道。
另外,网友“戴兜兜同学”指出:“现在青年人承受的家庭、工作以及社会压力都比较大,生活成本高,生养孩子的成本更高,没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做前提,往往不会选择生二胎,这既是许多人的理性判断,也是面对当下社会现状的无奈选择。”
走访:
南昌超6000对夫妻
已领二胎准生证
去年1月底,南昌市东湖区为石姓夫妇发放了南昌第一张二胎准生证,二胎政策也就此在南昌落到实处。不过,在新政策推出之后,许多在符合二胎政策范围内的夫妇陷入“生与不生”的矛盾纠结。
南昌市民万欣满足二胎生育政策,却暂时没有提出二胎申请,对于生不生二胎她有很多顾虑。万欣是一位高校老师,工作相对轻松,家里带孩子的任务主要由她来完成。近几年,万欣的生活基本被女儿占满了。周末要带着女儿上兴趣班,还要陪着女儿在游乐园玩,这让她觉得“再养一个孩子太累了”。
“带孩子是个大问题,父母年事已高,请保姆又不放心,实在令人纠结。”对于今年36岁的万欣来说,符合二胎生育政策但不太符合生育年龄的情况让她更加犹豫。“毕竟要生孩子的话,还是希望优生优育,要是不能给孩子最好的,就很难下定决心生下来,所以迟迟没有去办二胎准生证。”万欣说。
昨日,记者从南昌市计生委了解到,2014年,南昌共有6255对夫妇申请生二胎。这意味着,南昌平均每天约有19对夫妻如愿以偿地领到《再生一胎生育证》。
调查:
医院预计明后两年
二胎增多
“单独二孩政策才刚放开一年,目前还没那么多人怀第二胎。现在医院的压力还未显现,但预计生育二胎的人在明年或后年会多一些。”省妇幼保健院宣传办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二胎潮”或将来临,南昌教育医疗等是否能够提供保障?
记者从南昌市教育局了解到,这两年南昌市的幼儿园、小学数量增加了不少,先后投入8亿元建设资金,新建了13所中小学校网点,南昌市主城区新增优质学位3000多个,新增幼儿园77所。至今,南昌全市共有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2016所。
在教育资源方面,南昌市教育局信息中心负责人称:“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教育系统目前还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相关工作。幼儿园、小学、中学等要增加多少,怎么加,需要一定时间的规划。”
另外,在医疗资源方面,记者从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了解到,《江西省区域卫生规划(2011-2020年)》中显示,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省儿童医院以及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多所医院将新建分院。
说法:
经济条
成“生不生”主要因素
“民众对单独二孩政策反应平淡并不奇怪,长期以来在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户籍制度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配套与公众的现实期待有较大差距,使人们难以消除后顾之忧,再加上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很多人虽然对二胎有所期待,但又很纠结。”对于目前二胎申请率不高的现状,省社科院研究员邓虹说道。
邓虹告诉记者,除了经济条件外,长久以来,计划生育政策也让人们产生了思维定式,认为多生就会有更多的负担,而在国外,多生孩子是有奖励措施的,但我们国家目前对于新生儿的福利政策并不够多。
邓虹还表示,近几年,我国的人口结构比例并不合理,出生人口率未达到平衡人口结构的标准,这与施行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有直接关系的,而通过单独二孩政策来促进出生人口率增长效果并不明显,所以目前有许多专家都在呼吁全面放开二胎生育,这样才能让我国的人口结构趋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