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水区法院“倍增计划“成绩斐然
作者:渝水区法院 刘宇星 发布时间:2014-11-13 14:33:02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新余法院网讯 2014年1-10月,新余市渝水区人民法院 100名人民陪审员共陪审各类案件3045件,其中刑事案件323件,陪审率达100%;民商事案件2722件,陪审率达90%以上;人均陪审案件30.45件次,人均每月陪审案件2.5件次。超过人均陪审案件30.54件次的人民陪审员有45人。
一是深入基层选拔,程序公开公平
今年年初,该院在原有35名人民陪审员的基础上,新增选65名。为做好选拔工作,该院在新余市的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以及法院等本地网站刊登选任方案,在该院所辖的各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张贴公告,在全市各线路公交车上播放公告,让市民、村民了解法院选任人民陪审员的程序,宣传人民陪审员的权利义务,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热情。共有181位公民申请或被单位推荐进入人民陪审员的候选。经过公开报名、乡镇(街道)和所在单位推荐考核、领导小组初审和上级法院审核等程序,还组成3个联合考察组到公民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组织进行了长达8天的考察,深入到15个社区、11个乡镇,从德、能、勤、孝等各方面了解被选对象,进行逐个访谈,并最终确定了65名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总数与一线办案法官比超过二比一。
二是提高管理水平,提供热情服务
经过实践,该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制订了《新余市渝水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管理实施细则》。该院将100名人民陪审员参加庭审一律由该院立案庭依照顺序统一安排,统一调度,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在案件排期后,该院立案庭统一通过诉讼短信平台,提前5天发送信息给被安排开庭的人民陪审员。同时,将民一、民二、民三、刑事每周开庭安排表共享至人民陪审员QQ群,双重渠道确保人民陪审员能及时掌握庭审安排。并制作了《更换人民陪审员审批表》,各庭审遇到陪审员临时有事不能出庭,要更换陪审员的,报立案庭统一登记备案,并由立案庭安排值班陪审员顶替。为及时了解陪审情况,该院还规定由各庭室每月10日前报送上一个月陪审员陪审案件数量并附相应的裁判文书至立案庭。
该院为人民陪审员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配备了桌椅、书柜,供陪审员庭前阅卷、休息、侯审用。为解决值班人民陪审员上下班及早中餐的后顾之忧,该院特意改变通勤车行走路线,早晚接送人民陪审员上下班,并每天给值班人民陪审员发放免费“就餐劵”,让其和法院干警同吃。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庭审能力
“倍增计划”一结束,该院就召开人民陪审员工作会议,该院院长亲自与新一届100名人民陪审员“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对学习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并汇总,交由各庭室负责人提出解决意见,供院党组参考,并最终制订了《关于加强人民陪审员培训的意见》。
按照意见,该院立即组织各庭室业务骨干,针对人民陪审员所提意见和建议,有的放矢,为100名人民陪审员开展了为期3天的集中授课活动,授课内容涉及立案须知、刑事诉讼规则、民事诉讼规则、审判流程、证据规则、法官礼仪、庭审纪律等,让其初步了解庭审基本知识。该院还为人民陪审员订购《人民法院报》、《人民司法》、《司法文件选》以及各种法律工具书,并放在人民陪审员办公室供他们学习,为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律理论素养提供坚实的基础,还在离办公室不远的地方专门摆放两台可连互联网的电脑,供其上网查资料以及浏览法院新闻,保证其能够及时了解法院工作新动态和新方向。
为增强新增人民陪审员的庭审和调解能力,该院推出“1对4”模式,即由1名骨干法官担任4名人民陪审员的老师,开庭时指导法官放手让陪审员现场发问,指导法官进行补充,提高陪审员分析综合案情能力。调解时,让人民陪审员积极参与,充分了解调解技巧,并让其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提高其现场调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