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军队致敬(随笔)
作者:渝水区法院 李华兵 发布时间:2014-10-28 08:49:47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父亲最初参军的目的是这样的。当时父亲正斗志昂扬的上中学,然祖父突发疾病,随着死于难产的祖母归去,任由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少年在不知所措中失去了双亲,变成了没人疼没人爱的孤儿。怎么办?在那个饥荒的年代,为了解决温饱,父亲听从了别人的建议,参军。
来到部队,小小少年在集体的关怀下倔壮成长。特别是班长甚至是以上级别的领导半夜起来给他这个新兵蛋子盖被子,让从小缺爱的父亲常常感动的热泪盈眶。父亲对军队,更怀有一种家的温暖和归属感。这种感情,在父亲年轻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退伍回家娶妻生子,他把三个儿子打造成一个小“军队”,分别取名为华军、华兵、华引。父亲这样和我们解释:我们这个家有中华民族的军队,有中华民族的士兵,还有中华民族的引路人,这让我觉得我还生活在军队,那个伴我成长给我爱的地方。即便现在老眼昏花,只要与军队有关的事情,父亲都是难以割舍的热切关注。
从小,在父亲滔滔不绝中,我仿佛身临其境的来到了一个有关军队的神奇而又神气的世界。那里有一九二七年八月人民军队打响第一枪,对旧世界进行无情痛击的坚定决心;有用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打垮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勇敢机智;有战辽沈、收平津、胜淮海,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气风发。那里有毛主席用兵如神,运筹帏幄,决胜千里的伟人魅力;有朱德总司令展现的雄才伟略、顶天立地的大将风度;有彭德怀元帅英勇善战,保卫延安,横刀立马,无人不晓的英雄气概。那里还有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罗盛教救儿童,邱少云面对大火咬牙强忍隐蔽目标,雷锋甘愿做人民的螺丝钉时彰显的普通军人的浩然正气……
然而遗憾的是,一直立志报考军校的我,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心愿并未达成,但这并没有丝毫减少我对军队的热爱甚至是迷恋。现在在法院,看到军转干部也会倍感亲切,还会忍不住和他们这样介绍自己:“你好,我也是兵呀,我还是一辈子的兵,中华之兵。”向军队致敬,更是向心中的理想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