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手记
假日说静(随笔)
作者:渝水区人民法院 李华兵  发布时间:2014-10-27 16:45:53 打印 字号: | |
  常羡慕宽衣阔袖的古人的那派清闲:喝茶听乐,看书写字,寻亲访友,游山看水,一出门便是数月......。置身快节奏的21世纪,工作,生活的忙碌焦躁与内心渴望的平静,有时会形成巨大的性情悬殊与心理压力。一旦静下来,便平添了许多的感慨。

  “人在心理平静的时候,是自由的,能量最大的。”一位研究心理学的朋友曾经这样对我说过。起初,我并不能参透其中道理,他沉默一会:“那说明你的内心还不够平静,还装满了得失,成败与顾虑。一个人无论是兴奋或者悲哀,情绪上的稍稍波动,都会带来能量的损失”。确实,浮躁,计较,急切,都是造成人们疲惫不堪、粗鲁庸俗的原因。如今享受假期,远离了外界的浮云与蔽日,身心便极度放松,体内神清气爽,甚至还感受到了那许久不得的透明、空灵和清幽。这不就是我一直找寻的静么?这不就是朋友所说的能量么?静,原来可以让一个人返归本真的生命时态。在静中,我们对于生命的价值有了切肤之感,对生活的质量有了重新的定位,很多纠结在内心的杂念轻松剔除。

  静是智者修行的禅房。君不见鹤发老人,他们或站或坐,清一色神态中透着一股得道的清明朗润。经历了世间的大喜大悲,苦难与挫折将他们磨练地静如禅般的从容。静也是人生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位著名的演员接到一个剧本,要饰演一位得道高僧。拿到剧本后在家反复琢磨,始终不得要领。带着困惑,他找到一位方丈,请求指点迷津。方丈邀请他品茶,临走时说了一句话:保持内心的平静。演员静心品味,终于顿悟,演出非常成功。

  静是一种风度,是昂首赏月,是低头看蚁,是侧面浇花,是躬身亲子,是一种怡然自得的境界。你若能够理解,请静坐如禅,那必将顿悟成佛。或许,这是静的另外一种极致。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