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四中全会《公报》:打造专业化队伍 构建法律共同体
作者:记者 李殿鹏 发布时间:2014-10-27 09:46:59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李殿鹏)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针对“依法治国”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在会后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全会期间,由中国青年网新浪官微主持的“四中全会”的微博话题受到了网友广泛关注。截止25日18时,阅读量已达1.9亿次,该数据在10月23日《公报》发布后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其中有1.7万人直接参与了互动讨论。
立法工作者招录改革极大避免了法律界的“虚实脱节”
《公报》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
司法界知名学者王琳认为,四中全会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是要致力打造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在法律职业从业人员同质化的基础上,实现法律职业的横向流动。
在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建立之前,甚至有律师形容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法官把案件中的法律适用问题解析清楚。“法官一说话,律师就发笑”。
王琳称,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迈出了法律从业人员同质化的第一步。但要实现法律职业从业人员的横向流动,还需要加快培育司法公信和司法权威。“让法官、检察官成为受社会尊崇的职业,成为法律学者和律师愿意为之转身的职业。”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程雪阳认为,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非常好也非常重要。他认为,一方面,从经验丰富或者理论水平高的律师和学者中选拔立法者和司法者,有利于提高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法律水平,这要比从大学毕业生中招录模式要好很多。另一方面,有利于法律实务界和理论界的交流和沟通。
程雪阳说:“现在的法学理论研究和实务需求存在很大脱节,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实务界忙于具体事务,没有时间研究基础问题或者理论问题。但同时,理论界也没有实务经验,没有办法检验自己的理论,也不利于从实务中抽象和总结理论问题。所以这个改革也有利于法律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法学理论的繁荣以及法律实务问题的解决。”
另外,他还认为,这个改革要推行的话,还应当设置一些具体的程序和标准,比如,什么样的学者或者律师可以选录,选录的待遇、职级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希望可以根据最高法这些年的一些探索,提取精华,尽快出台具体的、有操作性的办法。
四中全会将为推动我国法学人才的培养带来新机遇
《公报》还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
据今年6月上旬公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专业连续第7年登上了代表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薪资较低、属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的“红牌”专业榜。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来明认为,此次四中全会将为推动我国法学人才的培养带来新机遇。
吕来明说,如今,一些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想要进入司法体系工作,需要经过国家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和目标单位考试三道“大关”,这也从侧面促使部分学生选择进入相对更容易获得的职位的企业法务部门工作。因此,一旦这样的便捷机制成功建立,必然将从“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渠道对国家公务员进行更有力补充。
司法界知名学者王琳认为,“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说明以前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还不太“规范”和“便捷”。比如,饱受批评的法院、检察院增编补员考试,基本是视同公务员考试在进行。但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很明显是针对行政人员的,不符合司法机关的职业特征。而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的考生,进入法检系统,还要参考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给法科毕业生的带来了障碍。
王琳指出,对公务员和法检人员的招录,应根据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不同规律,采取不同的考试、考核办法。不能将司法人员的遴选和行政人员的遴选混同。
此外,网友普遍认为,《公报》中提出的“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对于保证司法独立性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对保证部分基层人员不再流失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法治队伍专业化”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点赞,网友纷纷认为“法治队伍专业化”可以避免“法盲执法者”现象,提高执法者的素质。@龙斌9859称,司法人员的法学背景是法治的基础之一。@百年孤独v1说,“法治队伍专业化”能提高执法人员队伍自身素质。
来源:中国青年网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