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院强化四种意识 着力提升行政审判质效
作者: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俊明 发布时间:2014-09-11 10:41:21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中,市法院行政审判庭结合行政审判职能和工作实际,着重强化四种意识,通过开门纳谏,调查研究,判后答疑等方式,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措施,着力提升行政审判质效。
一是强化“监督”意识,努力提高司法服务水平,一方面主动接受外部监督,争取代表委员的理解支持。该院行政庭通过积极联络代表委员,认真答复代表疑惑,虚心听取工作意见,自己接受委员监督,邀请代表委员旁听案件庭审,赢得代表委员的理解认可。另一方面,强化内部监督,从建立工作台帐,按时报告案件审理进度,庭长案件点评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案件评查制度,从根本上提升行政审判案件质量。
强化“沟通”意识,努力形成行政审判工作合力。针对行政诉讼中法律法规较为庞杂,法律关系负责,牵涉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该院积极运用党委、政府建立的“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在案件开庭之前向涉诉行政机关发送出庭应诉通知书,通过每半年召开一次行政审判与政府法制联席会议,通报行政诉讼受理、审结情况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情况,通过这些沟通工作,规范规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让涉诉行政机关首长及时出庭应诉化解行政争议,促进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的良性互动,切实形成行政争议化解合力,推动官民矛盾协调解决、实质性化解。
三是强化“息访”意识,努力提升行政案件效果。针对行政诉讼当事人情绪对立较强,矛盾容易激化,息诉难的特点,该院在案件受理时就对案件进行信访风险等级评估,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工作。通过广泛运用协调手段,在诉前、庭前等诉讼的各阶段大力推进“协调”工作,对当事人不服裁判上诉或申请再审或有疑问的案件,该院行政庭均在裁判文书送达时开展判后答疑工作,在案后进行辩法析理,宣讲国家法律,力争让当事人息诉罢访。
四是强化“调研”意识,努力增强科学决策能力。结合行政审判工作职能,通过梳理、分析、汇总数据,分析行政审判态势,归纳行政审判工作存在的普遍与突出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形成撰写调研报告,为院党组及时全面掌握行政审判工作情况、提高对辖区基层法院行政审判业务指导水平,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