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手记
我为新余发展献计献策
——打造智慧新余、文化新余、法治新余
作者:新余市中级法院 郭明新  发布时间:2014-06-13 10:34:53 打印 字号: | |
  辉煌的“十二五 ”印证了新余分发崛起的攻坚历程,展示了全市人民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新余人,我为它感到骄傲和自豪。“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余未来的发展仍需要我们全市人民一起励精图治、攻坚克难,仍需要汇集大家的智慧,凝聚大家的力量。身为一名退休干部,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我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为打造和谐、秀美、文明、平安的新余而献计献策、发挥余热。下面我谈谈自己对城市建设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分为“智慧新余、文化新余、法治新余”三个方面。

  一、建设智慧新余

  所谓打造智慧新余,核心是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城市拥有智慧的电力、医疗、政府、交通、供应链、银行业等等,从而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交互的方式,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城市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在人口急剧增加的同时,城市基础建设却捉襟见肘。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更多的需求,关键就是提高效率。打造智慧化的城市硬件则正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已有20多个城市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我市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为建设“智慧新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应及早谋划,以“智慧新余”为核心,推动城市飞跃发展。当前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主动融入“智慧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全面融入“智慧城市”理念,在各个专业、产业规划中确定切实可行的“智慧”发展的概念、路径和措施。

  二是成立专门课题组研讨探索。由市委、市政府牵头,组织一个包括发改、经信、科技、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及相关专家学者在内的专门课题组进行研究。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合作。通过与他方合作,吸取城市建设经验,学习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与方法,让城市建设健康科学稳步发展。

  四是发展“智慧城市”相关设备制造业。利用新钢、赛维等一批有知名度、影响力的企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引进“智慧城市”相关设备制造业。

  五是强化在优势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在全市建设“智慧城市”示范应用项目。

  六是加强针对性招商引资。目前,已有IBM 、华为、中国移动、万达信息等著名企业从事“智慧城市”产业研究,我市应当及时派出招商队伍,与这些公司深度洽商。         

  二、建设文化新余

  首先文化是精神生活的一种,通过先进文化的灌输,可以陶冶人的道德情操,丰富人们的艺术享受,使人在欣赏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从这一层面讲,建设文化新余就要大力丰富人民的群众文化生活。一是要打造营造好读书、读好书的文化环境。一个最爱读书的社会,必定是充满人文精神的社会;一座城市有浓郁的读书氛围,必然充满浪漫而又富有创造力。“全民阅读”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举措,我市应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加大力度,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建议:第一,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全民阅读”筹备委员会,加强对每年的“全民阅读”活动的宏观指导与总体协调,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如举办一年一度的“新余读书节”。第二,要支持各种民间力量,包括热心和积极推动阅读的非政府组织的专业推广人、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和沙龙、书评人等。第三,建立和完善我市“图书网络资源共享信息系统”;借鉴深圳经验,在人流密集的城市街区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第四,将读书节、文化讲坛、教育系统(含高校)、民间阅读推广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扩大影响;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散文、诗歌创作大赛、阅读摄影展、名著改编的话剧表演、挖掘亲子阅读家庭热爱读书背后的感人故事等,让各界人士有机会充分发挥读书才华。发挥体育馆的资源作用,作为“全民阅读”的活动中心。第五,政府应考虑规划设置各片区图书馆、书店的分布,让人们可以就近享受文化服务。完善各级图书馆建设,将图书馆与文体中心、市民广场统筹规划安排,使图书馆人气旺盛。

  其次打造文化新余也应将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脱离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就难以持久。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又是一种“软实力”,要让文化更有生机,更有活力,就得走文化产业、新经济产业之路。新余有传统的文化产业优势,如抱石文化、仙女湖的仙文化、孔目江的天工文化都已经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石。我们既要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新余文化,又要创新探索新的文化产业。具体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将传统三文化作为新余文化品牌进行重点打造,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品牌的打造研发,力争做到全省有分量,全国有影响,全球有名气。二是综合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各行业组成文化产业发展团队,由政府引导发展,让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让文化产业成为新余的支柱产业。

  三、建设法治新余

  一个法治的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平安。作为一名在法律阵线工作了30余年的法官,我深知法治对城市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结合我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我认为要进一步打造法治新余可以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依靠人民的立体的治安体系。传统的治安方法是点、线的治安,由公安主导,其他负有安全责任的机关配合。随着转型社会矛盾的不断突出,尤其是近年恐怖活动在我国多个地方发生,传统的治安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的治安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前点、线的基础上,整合治安资源,尤其是人民组织、人民团体的力量,将“敌人置于人民战争的海洋中”,如充分发挥各社区委会的力量,由退伍军人、退休警察等具有一定防卫能力的人按片区组织人民巡逻队。巡逻队在平时起到威慑、预防、教育的作用,发现可疑份子可以及时报案;在案发时,可以利用自己对地区的熟悉,协助侦办案件。

  二是开展更具针对性,更有效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传统法制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文盲和半文盲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法制教育缺乏针对性、时效性。而这些人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既容易自我迷失走上犯罪的道路,又容易被犯罪嫌疑人利用成为犯罪的工具或是被伤害的对象。应特别针对这类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如建立未成年法治宣讲团,组织对全市县区内的学校、社区进行专题法制宣传活动。

  三是树立法治模范典型,加强正能量的引导。要更加重视模范典型的示范作用,开展“榜样在身边”活动,大力宣传模范的光荣事迹,让人们拥护模范、学习模范。如寻找一两个见义勇为的典型,有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政府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人们学习见义勇为的精神等,为打造平安新余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