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手记
让青春的梦想在法徽下闪耀
作者:分宜县人民法院 黄婷  发布时间:2014-06-09 14:40:06 打印 字号: | |
  新余法院网讯 当冬日的小草奋力挣脱大地的束缚竞相吐绿的时候,它的梦想就是在姹紫嫣红的春天演绎自己的精彩;当嗷嗷待哺的雏鹰在巢穴中挥舞臂膀的时候,它的梦想就是在万里长空一展自己的雄姿;而我小时候的梦想则是天马行空、不知所以。一次偶然在电视上,我看到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身披法袍,手执法槌,端坐于法庭之上,他们化解社会矛盾,捍卫公平与正义,他们就是法官。于是,从那一刻开始,法官就是我最大的梦想。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法律专业;大学毕业后,我又顺利地考入了分宜县人民法院,穿上法官制服的欣喜与骄傲让我终生难忘。

  当我身着法袍开启我的法官职业生涯时,我发现法官不只是威严,更多的是爱,是责任。为秉承“轻舌摇动断是非,朱笔一落定生死”的职业誓言,守住人民群众权益救济的最后一道司法防线,我们甘愿牺牲与家人团聚和休息的时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丝毫不敢懈怠肩上神圣的责任与使命。于是“5+2”、“白+黑”成为了我们的工作常态。为方便人民群众参加庭审我们主动冒雨远赴大山深处将法庭搬进了农家小院;为给受害人争取更多的赔偿款我们毫无怨言地头顶烈日一次次地深入矿区一线进行调解;为给农民工追回工程款我们无数次的在寒冬腊月彻夜蹲守以抓获逃避法律责任的“老赖”。

  那是2012年冬天一个下雪的晚上,一窜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从梦中惊醒,纵使心中有千百个不愿意,但我必须立刻起床,因为“线索电话一响,立马赶赴现场”是我们法官的常规动作。一行四人立刻奔赴134公里外的醴陵,有群众举报在那里发现了恶意拖欠34名农民工80余万元工程款的“老赖”。当我们赶到目的地时,却再次扑了个空。面对三年后终于出现的“老赖”,我们不甘心就此放弃,于是决定两人一组彻夜蹲守。车外大雪飞扬,凛冽的寒风肆掠地钻进没有暖气的车厢,如针扎般刺向我们的骨髓,整个世界仿佛都被冻住了。饿了,吃一口面包,渴了,只能喝一口冰水。但我们的目光却一直死死得盯着目标不敢有丝毫松懈。天亮了,天又黑了,四十八小时候过去了,没有任何发现。我们手脚早已麻木,我也开始烦躁起来,不禁抱怨法官为什么要这么辛苦?身旁的张姐换班后赶忙给家里打电话,急切的询问7岁的女儿高烧是否退了?药是否按时吃了?电话里却传来女儿嘶声裂肺的呼喊:“妈妈,妈妈,你在哪里啊?快回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心碎的张姐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她哽咽地对女儿说:“宝贝不哭,不哭,等妈妈执行完任务就立刻回家”,对丈夫嘱咐再三后,她擦干眼泪,毅然坚守岗位。那一刻,我不再有任何的抱怨,也更加明白,只有坚守,群众的期盼才不会落空;只有坚持,百姓的权益才能实现。出现了,72小时后,“老赖”终于出现了,即便我们的身体已经冻得不听使唤,手脚不再灵敏,声音已经沙哑,但四人对视的那一刻,我们做出了一致的反应,于无声中,迅速出击,拼尽全力抓“老赖”。搏斗中,钟法官的眼睛被“老赖”击中,但他依然死死的抓住不放,直到将其顺利地带上警车,精疲力竭的他才重重地倒在了地上。在病房里,喜获工程款的农民工对我们不停地说:“你们是司法为民的好法官”!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在入职的1600个日日夜夜,法徽照耀我从昨日的懵懂稚嫩成长为今天的成熟稳重,也更加坚定了我梦想的脚印。也许,我们无法让人民群众“有栋宇之安,无饥寒之患”,但我们有责任让公正司法的阳光温暖每个人的胸膛。让我们带着爱去司法,让爱与法律在天平两端同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青春的光与热,铸就属于共和国神圣法徽的辉煌!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