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手记
法官如何保持内心宁静
作者:渝水区法院 刘宇星  发布时间:2014-06-04 16:37:39 打印 字号: | |
  作为一名法官,要和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打交道,我们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骚扰和冲击,那么该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要坚定信念。作为一名法官,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制度,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坚持党的领导,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努力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其次要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念。"善恶之间,一念之差;高墙内外,一步之遥。"拥有理想信念的法官心中充满阳光,充满坦荡,虽然清贫但幸福感强,就不会为利益所惑,为干扰所惧,自觉地以实际的行动坚决地防止和抵制腐败。

  二是要深居简出。司法的主角是法官,司法公正的关键是法官,而法官客观公正的品格则是影响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法官是人不是神,法官也有七情六欲,有自己的社会交往、亲情、友情等等,在法官的周围,同样存在人与法、权与法、情与法,金钱利益与法的激烈斗争,但法官的特殊职业决定了法官必须具备超强的自制力或者说是受一定规范约束。一旦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就必须克制七情六欲,不能放纵;一旦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就要甘受寂寞和清贫。《人民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要求,体现了对法官中立、客观、公正品格的追求,中立的裁判地位决定了法官不能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法官必须严格自律,做一个深居简出的“孤独寂寞人”。

  三是要恪守良知。法官的良知,本质上就是法官的人格。“善良的心就是最好的法律”。 法律是冰冷的,司法却应该是温暖的。作为法律的传播者和执行者,法官要用一颗善良的心传递司法的温暖。每一起案件都寄托了当事人对公平和正义的期盼,法官应该怀着一份悲悯和善良的情感,对百姓多一份真诚,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细致;要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努力寻求法理和情理的最佳结合点,让百姓赢得明白,输得心服。要在良知的引领和人格的保障下,有羞耻之心,懂“礼义廉耻信”,不向群众伸手,勿以恶小而为之;有恭敬之心,恭敬法律,尊重民意,体恤民情,恭敬职责,珍惜司法职业,恪守司法操守。

  四是要情趣高雅。选择成为一名法官,你就注定要摒弃世俗的享乐,不与庸人为伍,不与低俗为伴。你可以文采出众发表美文无数,可以是运动高手球技精湛,当然也可以是书法行家手有墨宝。厚重深沉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困难面前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底气,是熏陶风清气正、崇法尚德的司法境界的巨大精神力量。甘于淡泊的法官才能保持平和心态,善于自我调整,正确对待得失,正确对待名利,时刻紧绷拒腐防变这根弦。甘于淡泊的法官才能做到谦虚谨慎,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虚心好学,诚恳待人。甘于淡泊的法官才能坚持高雅情趣,用健康向上的业外活动充实精神生活,抵御住各种诱惑和腐蚀。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