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简报
“真”措施带来真“效果”
——分宜县法院真抓实干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分宜县法院 易明华  发布时间:2014-05-20 11:34:25 打印 字号: | |
  新余法院网讯 分宜县法院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求真务实,创新载体,始终将“真”字贯穿活动过程,做到学习教育真,听取意见真,整改落实真,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学习教育打好组合拳—一项不缺

  一方面认真做好“规定动作”,高标准、严要求,研读每一项必修必学内容,确保学习不流于形式。该院通过党组中心学习、支部集体学、个人自学、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专家辅导等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组织干警学习上级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进一步夯实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通过观看《永恒的信念》、《筑梦之基》、《雷锋》、《郭明义》、《焦裕禄》等电视专题片及开展以“学习先进典型、争创‘五好’基层党组织、争做‘龚全珍式’好干部”为主要内容的“一学双争”活动,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恪守党纪党风和良好的道德品行。同时,该院结合法院工作性质和自身工作特点,结合“作风转变年”活动,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了独具特色的“自选动作”,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开展“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做群众贴心人”专题讨论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党性观念,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开展“学习翟树全、詹红荔,争当人民好法官”活动,以先进为榜样,找差距、明方向、改作风;开展“找身边典型、学身边典型”活动,组织收看该院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十佳人民法庭庭长习小芬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用身边的先进教育广大干警爱岗敬业,履责尽职,倾心为民的工作热情和思想境界。同时,组织全院党员学习《政法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的通报》、《人民法院警示教育案例选编》、《关于6起涉及法院干警工作作风问题典型案例查处情况的通报》和全省法院系统发生的干警违法违纪案例等。用反面教材,血的教训,警示全院干警要遵纪守法,廉洁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增加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通过学习教育,全体干警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增强了群众观念,增进了群众感情,强化了作风建设的意识和为民服务的理念,审判作风明显改善,司法效率明显提高,公正执法,廉洁司法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二)真听意见,听真意见—一条不漏

  为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作风转变年”活动内容不虚、针对性强,该院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上下联动,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聚焦于“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迫切问题及服务水平不高、司法作风不正、执法不公、司法不廉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静下心来”、“沉下身去”,真听意见;“眼睛朝下”、“架子放下”,听真意见。4月份,该院先后开展了“下访听诉,排忧解难”活动以及“访基层群众,问干部作风”专题调研,由院领导带队,分成七个小组,全院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到农村、乡镇、机关、学校、企业单位等,以“面对面”与“背靠背”,“个别询”与“集体谈”、“走进群众听”与“组织群众评”相结合的方式,听取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征求各类群众意见和建议62条,归纳梳理8类意见,现已整改57条。

  为从群众的意见怨言中进一步查找干警在思想作风、审判作风、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该院紧紧依靠群众,开门纳谏,问计于民,“把脉开方”,面对面地倾听群众诉求,零距离地了解社会民意。3月份,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监督员到院参观78人次,召开座谈会4场;为加强法院与社会各界之间的沟通联系,增进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5月12日,又组织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悉权和参与权,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该院还先后3次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70余份,充分听取全院每位干警对院党组和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切实发扬民主,集思广益。

  (三)早知早改,立行立改—一道不留

  坚持把边学边查边改贯穿始终,切实把教育实践活动转化为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力,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对于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意见,该院逐一建立台帐,列出“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按照“能改先改、早知早改、立行立改”的要求,具体落实措施、责任、要求、时间,做到“四明确”,对照清单,逐一制定整改方案,能改的立即改,部分限时整改,难题从制度上改,不留一道难题。

  针对群众反映的立案大厅没有休息场所的问题,该院划定休息区,购置椅子、书写台,并为当事人提供书报、饮水机等,供当事人候时休息;针对群众反映的信访答复不及时的问题,完善信访接待制度,实行点名接访,实现领导“听访”向领导“接访”转变,并推行业务部门联合接访、对口接访,按照“谁负责接待,谁负责办理、谁负责答复、谁负责息诉”的原则,落实首办责任制;针对边远地区群众或者行动不便的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加大巡回办案的力度,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到农民中去,为行动不便或边远群众提供立案、开庭审理、调判、送达“一站式”服务,发放便民联系卡,公布法庭办案人员的电话,以方便诉讼;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立案不便的问题,推行电话、网络、信箱、短信等方式预约立案;针对群众反映的打官司程序复杂的问题,加快成立诉讼服务中心,解决群众有纠纷而又不愿打官司的问题,妥善化解民事纠纷。此外,该院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涉及民生的专项执行活动,共执结案件22件,执行标的额176万元;开展了法制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等“四进”活动,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共接受群众咨询175件,发放宣传资料1358份,引导群众知法、守法、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以此来检验我们活动的成效。

  在整改落实中,该院注重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干警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廉政意识,转变司法作风,提高司法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公正、高效、文明、廉洁的高素质队伍;注重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及时立案、审判、执行矛盾纠纷,真正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打得赢官司的人及时实现权益,让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得到纠正,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注重做好司法对接工作,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推动改革创新,努力为党委中心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确保活动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两不误、两促进。

  二、工作亮点

  该院立足审判实际,不断创新举措,挖掘潜力,力求创特色、树名牌,以卓有成效的实际行动来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

  1、调解工作有突破。该院坚持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和谐为工作主旨,以“调解优先、调判结合”为工作原则,将调解工作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贯穿,推动建立调解工作大格局。通过诉前调、诉中调、执行调、事后答等形式,使矛盾纠纷得到层层化解。通过在法院机关设立调解中心,在乡镇、社区设立调解室及聘请村级调解协理员,切实织密调解网络,构筑新型调解联动机制,将矛盾有效解决在家门口,化解在萌芽状态。近三年来,该院调撤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2、审判监督有特色。该院在审判工作中狠抓质量不放松,实行审判监督前移制度,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变被动纠错监督为主动、预防性监督,将立案、审判、文书制作、执行全方面监督;实行裁判文书印前审核把关,对拟判案件,要求相关业务庭将庭审笔录、案卷材料以及合议庭评议笔录交审监庭审核把关,如审监庭对处理结果有不同意见,交由合议庭复议或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制定《差错案件责任追究办法》,对改判、发回重审案件,经审委会讨论评定为差错案件的,按照该办法对相关承办人员实行年终评先评优“一票否决”。该院发回重审率、改判率均控制在5%内,并实现连续3年零上访案件的好成绩。

  3、文化建设有高招。为活跃干警业余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增进干警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增加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该院组织成立了法官管弦乐队,要求每名干警学会掌握一门乐器,分二胡、小提琴、古筝等7个组,利用业余时间定期上课、集中考核、年度汇报,做到人人过关、人人亮相。今年年初,该院举办了一场文化建设成果汇报演出,全体法官60余人以独奏或合奏的形式分别演了《歌唱祖国》、《高原蓝》等歌曲,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社会反响强烈。同时于每周二下午组织集体健美操活动,开展篮球、羽毛球等文体比赛,以缓解工作压力,强健体魄。

  三、活动成效

  在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下,该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突出成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展得有声有色,各项工作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1至4月,共受理各类案件110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37%,审执结892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6.5%。在4月底发放的针对干警工作作风、审判作风、思想作风的520份民意调查问卷中,该院收回有效问卷509份,其中满意者487份,满意率达95.68%。2013年以来,该院先后荣获全省法院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优秀法院等市级以上集体表彰 15项,荣获全国办案标兵、全省十佳人民法庭庭长等市级以上个人表彰22人次;公众满意度测评位列全省基层法院前列,被省综治委授予“全省群众满意政法单位”。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