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群众路线 做平民法官
作者:新余市中级法院 彭师庆 发布时间:2014-04-24 10:28:56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1921年至今,我们党从一个只有几十个成员的小党到一个治理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十几亿人民的执政党,从“星星之火”到“全国山河一片红”,一路走来,历尽艰险,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保持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古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讲的就是要重民、爱民和安民。从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到21 世纪初期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颜色革命”,再到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倒台,这些国家原来的执政党之所以失去执政地位,原因或许有很多,但是最本质、最关键的一条都是脱离群众、失去群众基础。只有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才能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党的事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不断夯实党的长期执政基础。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80年来风雨兼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时期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性法宝之一。在司法领域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党对司法工作领导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凸显我国司法“人民性”特质的内在需要。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们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做一名平民法官。
走群众路线,做平民法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位,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要心理装着群众,事事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实现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学会换位思考,体会群众疾苦,尤其是困难、弱势当事人,更要从感情上给予更多关注,从精力上给予适当的倾斜,让群众感知司法的温暖,分享党的关怀。坚持群众路线不仅仅是依法裁判,更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案结事了,社会和谐,努力实现诉讼各方权益的最大化,不仅需要裁判结果以群众为本,还需要从过程上给予适度的关怀,从细节上给予更多的关注。例如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说,给来法院办事的群众倒上一杯热茶,这些可能更容易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与关怀。
走群众路线,做平民法官,要从行动上实践到位。应当将学习的成果转化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溢出学习效益,收获学习的果实。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司法的群众路线贯穿到立案、审判、执行等司法的全过程,每一起案件的审理都体现了承办法官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娴熟的庭审技巧,每一个裁判文书的说理都力求做到逻辑性、透彻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努力让当事人胜败皆服,确保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均能享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