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手记
接地气,养浩然正气方能有底气
作者: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俊明  发布时间:2013-11-12 10:41:32 打印 字号: | |
  本报北京11月8日讯 记者袁定波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11月7日在北京法院调研时强调,北京各级法院要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全面加强各项工作,为维护首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周强表示,法官要接地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有底气,严格依法办案,准确适用法律;要有正气,维护了公平正义,展现法官的浩然正气。(11月9日法制日报)

    法官只有接地气,方能对国情民意更多的了解,对社会与人性更多洞察和体验;法官只有养浩然正气,才能为公正司法大厦添砖加瓦,才能有底气,严格依法办案,做到法律适用的准确无误。

    司法群众路线要求法官必须接地气,才能充分了解民众的疾苦和诉求,准确把握裁判的导向。法官接地气不仅与党的司法群众路线、人民司法路线一脉相承,更是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传承党的人民司法、群众司法的传统,要求法官必须深入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对人性和社会更多的体验和洞察,对群众的想法和困难有更为实际的了解。如若说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那么法律可以称之为固定的民意。但法律总是滞后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立法更新的速度永远更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因而民意并非流动不居的,而是随着时代的脚步与社会的变迁也在不断变动。那么此时完全照搬法条就很可能无法完全、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诉求,而深入群众,接地气则能消解这一裂痕。因为深入群众接地气就可以了解流动的民意,可以将群众的诉求与心愿这一流动的民意与法律这个固定的民意完美结合,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的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诉求。

  司法的公正追求要求法官必须要有正气。司法不同于一般的事业,她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己任,以追求平等、正义为价值目标。因而从事司法审判工作的法官也应当以追求公平正义为自身的使命和职责,作为最高的行动准则。而追求公正就要求法官必须有正气,没有正气之法官,我们如何能苛责其做到公平裁判,担当维护社会正义的重任?养法官之浩然正气就必须要求每一位法官必须不偏不倚地对待所有当事人,就必须从每一个司法的程序细节做起,就必须洁身自好,两袖清风,唯有如此,方能保持法官的浩然正气,为司法的公正大厦提供正义支撑。

  只有接地气,养浩然正气,法官方能有底气,才能自信,从而向司法的公信大道迈进。法官的底气来源什么?毫无疑问,打铁还需自身硬,法官的底气需要对法律的准确把握和适用,来自其对法律的精确理解,来自其精湛的司法技艺,来自其对社情民意的精到把握,这是从内容上的要求。但从形式上来说法官还需要养自身的浩然正气,因为只有一颗正气之心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法官才能保持对正义的敬畏之心,只有浩然正气才能让法官不会迷失方向,从程序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案件的公正处理。只有法官有底气,法官才能有自信,法官自身都如若不自信,我们很难想象其能让公众对司法的公信。因而只有法官自身的硬朗底气,才能保持其对裁判和公正的自信,才能让司法向公信的快车道迈进。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