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得菜根 百事可做
—《菜根谭》对法官修身处世的启示
作者:分宜县人民法院 尤爱民 发布时间:2013-09-29 10:46:30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小时候就知道有《菜根谭》这本书,对其具体内容却不甚明了。偶然在书店看到《菜根谭》,随手拿起不经意间就被书中简明清新的文字所吸引。此书是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写的一本语录体著作,书中许多至理名言,至今读来,仍值得我们品味深思,对于人们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尤其是在当前全民加强道德建设的新形势下,对于我们法官在修身处世方面具有诸多启示。
毛泽东主席曾经将《菜根谭》的思想理念总结为一句话“嚼得菜根者,百事可成”。这句话归纳的非常到位,但是很多人却领会不到,因为他们简单的理解为“能够过得了苦日子的人,就什么困难也能克服”。仔细品读《菜根谭》,我认为这本书应当分三个层次来读,第一层,是一个人应当如何处世,答案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挺得过困难,坚守住信念”。第二个层次是一个人应当如何修身,即“如何守住清贫,如何耐住寂寞,如何挺过困难,如何坚守信念”。第三个层次是一个人应当如何修性,即“如何长期守住清贫,如何在顺境中耐住寂寞,如何在逆境中活出自我,如何始终如一的坚守信念”。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法官职业已经成为容易滋生腐败的“高危”职业。法官处理每一起案件,都可能遇到权力、金钱、美色等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法官职业道德底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因此,作为法官的一员,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地头脑,坚守住道德底线,时刻绷紧廉洁公正这根弦,抵得住诱惑,抗得住干扰。如何在纷至沓来的诱惑面前坚守底线,关键要持之以恒的加强人生修养,下面从法官的处世、修身、修性的三个层次探讨《菜根谭》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法官的处世之道
处世,是一辈子的学问,法官这个职位,要跟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在各种情形下打交道,既要坚守原则和底线,又要合情合理的处理、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因此,处世之道是职业生涯修养中的重要一环。人民授予了法官审判和裁量的权力,而人都有私心和主观性,如何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呢?《菜根谭》里面讲“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这里面告诉我们,人只有把一切都看得淡泊,消除不正当的欲望,摒弃不良的嗜好,才不会被物化的世界所控制和奴役,才能做到洁身自好,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因此,在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时,法官不妨少一些私心杂念,多一些清心寡欲,自觉加强定力修养,牢记“警戒线”,筑牢“防守线”,远离“高压线”,切实做到刚正不阿,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权利所缚,不为私欲所动。从而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当然人不能只凭清高和洁身自好生存,为人处世需要讲究技巧,即要讲原则又要灵活。我们可以看见身边很多法官善于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和复杂关系,能够接地气,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有的人认为是能力,也有的人认为是圆滑,如何把握呢?《菜根谭》里面讲,要“真诚为人,圆转涉世”。一个人如果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别人就不会放心,也就不愿向你交心,更不敢在重大的事情上向你寻求决断,这样你有可能什么问题都处理不了。“诚信”是做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当然办事还需要灵活,尤其在处理具体事情时要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学会变通,与人相处要懂得换位思考,能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离开了诚信的原则,只能获得偶然的成功,不懂得变通,死守所谓的原则,最终会本末倒置远离我们解决问题的初衷。
法官的修身之道
法官不是发财的岗位,与很多智力、资质相当的人比起来,尤其是与经商的朋友比起来,法官的收入是偏低的。“如何守住清贫,如何耐住寂寞,如何挺过困难,如何坚守信念”是一个法官修身立命的主要课题,不解决这些思想上的问题,难免误入歧途或遁入平庸。在《清贫》一文中,方志敏同志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10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守得清贫,是一种超然于物的自制力,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菜根谭》中提示我们:“立身要高,处世须让。”立身要高就是讲,人首先要有远大的信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没有了信念人就如同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就会经受不住诱惑,最终失去自我。同时我们要懂得谦让,为人处世须学会低调,切忌处理事物不留丝毫余地,处处争先,意气用事,老子云“夫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法官生涯中要能耐得住寂寞、挺得过困难,关键要懂得把心静下来,正如《菜根谭》所言:“静中真境、淡中本然”。在一个比较浮躁的世界里,我们要更懂得心静如水,一个人在宁静平淡的环境中,才能发现人生的真正境界;一个人在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中,才能体会人性的真实面目,否则我们会对世间的问题看不懂、看不透、看不远,难以有所成就,内心还会很痛苦,在物欲和现实之间苦苦挣扎。总之,作为一名优秀的法官,应当树立起在每一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真正实现忠诚司法事业,保证司法公正,确保司法廉洁,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形象的高尚志向,并懂得远离喧嚣和浮躁,懂得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反思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工作,在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法官的修性长路
从认准了法官这个职业起,我们就选择了一条崇高而艰辛的道路,“如何长期守住清贫,如何在顺境中耐住寂寞,如何在逆境中活出自我,如何始终如一的坚守信念”是我们一辈子的修炼。有多少官员是到了快退休的时候才开始贪腐而晚节不保,又有多少官员贪了钱财却藏得严严实实,自己到案发时都没享受过?长期守住清贫是要真正看穿人生的本来意义,人只有一张口、只要睡一张床,党和国家给予了我们应有的待遇和福利,很多贪腐的官员都是想为后代留点财富,莫不知,培养后代正确的价值观和自食其力的能力才是留给后代最大的福份。《菜根谭》里面讲要“原其初心、观其末路”,就是要我们不断的回顾我们当初的理想,一直到人生的尽头都不要改弦易辙。多少倒下的官员,在狱中反省的时候,都痛恨自己辜负了党的教育、人民的重托,也背离了自己当初的志向。
人的一生既短暂又漫长,要想一如既往的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一定要懂得在生活中找到简单而充实的乐趣,《菜根谭》里面讲“世间皆乐、苦自心生”,还解释道“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当我们用学到的知识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当我们抵住各种压力和诱惑实现了公平正义的时候,当我们通过学习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的时候,当我们与同事一起锻炼娱乐时,当我们与家人共享天伦时,当我们看世间花迎鸟笑,云卷云舒时,这些平凡的乐趣是我们人生的大部分,灯红酒绿、皮草轻裘、豪宅豪车只是身外之物,尤其是要我们突破底线、担惊受怕的去享用的时候,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讲只是毒药和累赘。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作为新时代的法官,安贫乐道的品性修炼是永远不过时的,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真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