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司法公信力提升为抓手 构筑公正司法梦
作者: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俊明 发布时间:2013-05-22 23:38:05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本报北京5月20日讯 (记者 张先明)恪尽职守,奋发有为,同心共筑伟大中国梦。今天上午,全国法院新任中级和基层人民法院院长培训班在京开班。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出席开班式并讲话,要求培训班学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提升司法公信力。(5月21日人民法院报)
伟大的中国梦是由无数个小梦构成的,是由各行各业的生产者所构筑的小梦交叉与融合而成。中国梦不仅意味着经济繁荣、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公正司法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中国梦不仅属于全体中国人亦属于全体法官的荣光。而法官的梦归根结底还是公正司法之梦,此梦不是梦幻,亦不可仅停留于梦想层面,而是人民法官的奋斗理想和毕生追求。公正司法不能是法官说了算,司法到底是否公正还得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即从司法自身的公信力入手。人民法院当以司法公信力提升为抓手,构筑公正司法梦。
以司法公信力提升为抓手,构筑公正司法梦,首先要推进司法公开,通过公开提公信,以公开促公正。司法公开促公信力的提升、司法公正才能公信。神秘不是司法的本色,司法神秘化难以让公众信服其公正性。司法公开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亦是司法公信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司法公开能够最大化地将司法的原貌、全貌展示给民众,将司法活动与程序置于民众的监督下运行,不给司法腐败任何的空间和余地。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切实推进司法公开,阳光司法,才能遏制腐败,让“老虎”和“苍蝇”无藏身之所。司法公开有利于群众了解司法、参与司法,进而理解、认可、接受司法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以司法公信力提升为抓手,构筑公正司法梦,其次要坚持司法群众路线,始终密切保持司法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以群众为司法公正的评判主体,提升司法公信力。司法群众路线就是要让群众成为司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让群众成为司法信赖的力量和依靠的方法,就是要让群众是否满意成为司法公正与否的唯一评判标尺。坚持司法群众路线就意味着人民法院始终将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始终将群众对司法的意见和看法作为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来评判法院,群众满意的司法才是具备公信的司法,才可能是公正的司法。群众满意的司法也一定是具备公信力的司法,亦自然是公正的司法。
以司法公信力提升为抓手,构筑公正司法梦,最后要加强人民法院自身的队伍建设,通过苦练内功、内强素质和外树形象,提升司法审判质效,树立人民法院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促进司法的公众认同,维护司法权威。公正司法梦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法律人、审判人持久的审判接力,需要全体法官的共同努力与集体耕耘。实现公正司法梦不仅仅需要司法公开和群众参与、监督,也要求人民法院自身加强队伍建设,通过教育培训提升法官队伍素质,锻造一支执法铁军以为公正司法梦打下坚实的队伍基础,提供强大的智识支援和精神动力,以提升人民法院的办案质量,确保司法审判高效快捷,树立司法的良好形象。唯有如此,公正司法才不会仅仅止步于梦想,而是成为全体法官的毕生追求与集体努力,促进伟大中国梦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