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力量提升司法公信力
作者: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俊明 发布时间:2013-03-06 07:58:18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他推出了一系列的司法创新举措,连续4年进行集中清理农民工案件;他大胆在司法中引入网络力量,开设微博,利用网络之力提升司法公信力——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3月4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做客新浪网新闻直播间,畅谈司法理念和创新精神。直播结束后,张立勇通过“豫法阳光”新浪微访谈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2013年3月5日光明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推广,网络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因为其成本的低廉性、技术的可靠性及传播的迅捷性越来越为大家所使用和依赖,人民法院亦不例外,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推广运用让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更加高效、便利,让司法公开有了更多的渠道和途径,让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有了坚实的保障。网络力量正在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首先,网络为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让司法公信力有技可依。互联网技术是近年来新兴并迅猛发展的一项电子技术,是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一项重大发明。如何将法院工作及时向社会公众介绍?如何让法院新闻和案件审结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在工业时代,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法院只能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予以发布。而互联网的兴盛彻底地改变了这种格局,互联网本身即是一个传播的新平台,亦是一项传播的新技术。互联网为法院工作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让法院第一时间发布法院工作举措和案件新闻不再是一个梦想。而及时发布与传播法院工作举措与案件新闻不仅是司法公开的题中之义,亦是司法公信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社会全面了解法院的工作,司法在公众眼皮底下透明地展示,司法才有公信可言,公众才会相信司法,信任司法的公正。
其次,网络为司法公开铺设了一条迅捷的高速路,让司法公开更加便捷,从间接上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公开促进公正,公开提公信。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全面运用让人民法院司法公开有了一条迅捷的高速通道,人民法院通过建设法院官网、推进裁判网上上网工程、庭审视频直播等举措第一时间将法院的工作举措向社会公开,将法院的案件审理与执行工作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公众展示。网络让法院不再神秘,让司法审判工作从神秘的幕后走向直播的前台,让裁判文直接裸露在公众的面前。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唯有公开才能确保司法公正,方可提升司法公信力。因而网络为人民法院司法公开铺设的高速路让司法公开有了更加的便捷渠道,让公开不再是一件难事,自然公正亦是可见,公信力的提升亦是水到渠成之事。
再次,网络为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架设了一个新平台,让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有了可靠的平台保障。司法的公信力系司法的生命所系,缺失公信的司法是没有生命力和希望的司法。如若司法不再具有公信力,司法不再为公众所信任,那么司法裁判就难以得到认同和理解及执行,执行难亦是情理之中事情。而网络为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架设了一个新平台,因为网络让司法可以再透明可视的姿态被公众所认知和理解,裁判文书上网、庭审视频直播即是典型。网络让司法不再神秘和难以接触,人民法院通过运用网络,开设法院邮箱和法院微博可在第一时间内公布法院的工作举措,回应外界对法院的质问和疑惑,解答公众对司法的不解与疑问。因而网络为人民法院提供了法院邮箱、法院微博等司法公开平台的同时,亦为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架设了一个新平台。网络让司法不再遥远,让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有了一个可靠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