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手记
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助推司法正义的兑现
作者: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俊明  发布时间:2013-01-30 08:29:59 打印 字号: | |
  在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中,全国法院共计评查庭审27.67万个,评查裁判文书143.86万份。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29日召开的全国法院“两评查”活动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上获悉,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部署开展了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全国各级法院通过深入细致开展评查,查找出庭审和裁判文书中的各种问题和瑕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讲评、整改和业务培训,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规范,达到了找差距、补短板、练技能、提质效的预期目的。此外,经地方法院逐级评选推荐,最高人民法院还组织审核复评,最终评出全国法院“两评查”活动先进单位103个,全国法院优秀庭审200个,全国法院优秀裁判文书287篇。(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开展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是人民法院改进司法作风,树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良好形象,将司法改革向纵深推进;是人民法院通过庭审公开,倒逼法官素质与司法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是人民法院通过评查发现庭审和裁判文书瑕疵,提升审判质效的重要进路。

  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改进司法作风,树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有助于形式正义的实现,促进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提升。通过对庭审的观摩与评查,对诉讼庭审中的细节进行地毯式检查,对法官的着装、司法语言的运用,法官在庭审中保持对裁判的中立客观立场,对公诉人、当事人及律师的平和态度,杜绝庭审中的喝斥当事人、法官接打手机、抽烟机打瞌睡等行为,促进法言法语的规范运用,促使庭审规范化、诉讼文明化。因为庭审观摩和评查中既有当事人的旁听,亦有来自同行的点评,所以主审法官均不敢掉以轻心。虽然庭审规范、诉讼文明无法保障实体结果的完全公正,但却从形式上为司法公正的的实现确立了良好的形式标准。引入同行评议,公众舆论的监督,是人民法院改进司法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树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促进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的开展通过公开庭审,晒裁判文书,有利于提升法官的司法适用能力,倒逼法官素质的提升,有助于保障程序正义的实现。引入同行评议,领导督查及公正监督,当事人在庭审中必然处处小心,注意细节的优化。而晒裁判文书,对裁判文书进行评查,均会刺激法官更加认真、严谨对待庭审和撰写裁判文书,促使法官苦练庭审和裁判文书制作内功。因而庭审和裁判文书等两评查活动有助于提升法官的司法适用能力,倒逼法官素质的提升,一个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审判队伍是司法公正实现的队伍基础与人才保障。通过庭审观摩和裁判文书评查,人民法院必然会更加注重程序上的规范,因而有助于程序正义的实现,从程序上推进司法文明与司法公正。

  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的开展,通过评查发现庭审和裁判文书的瑕疵和不足,提升审判质量与效率,促进实体正义的实现。法律是沉默的法官,而法官是会说话的法律。法治大厦的建成不仅需要一套成熟与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高素质的法官进行操作并予以落实。而法律既然由作为人的法官来操作,就必然会存在这样的瑕疵或那样的不足。而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正是对这些瑕疵与不足的正视与改进,法官是否在庭审中保持了足够客观、中立的立场,裁判文书是否说理充分,这些都需要评查活动予以发现和纠正。裁判文书是法律裁判结果的展示,更是法官司法智慧的凝结与审判质量评判的标尺。只有通过两评查活动发现问题,才能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与应对举措。因而,两评查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发现庭审和裁判文书中的瑕疵和不足,促进庭审效率与审判质量的提升,推进和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