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手记
典型案件的典型价值
作者: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俊明  发布时间:2013-01-07 15:11:34 打印 字号: | |
  由人民法院报编辑部评选的2012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典型案件今天推出。这十大案件均为本报2012年所报道的社会关注度高、案情疑难复杂或审判结果有重大突破、借鉴作用的典型案件。这十大案件的评选,力图对2012年度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的多种类型案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做一次认真的梳理,发挥典型案件辐射效应,回应人民群众对重大典型案件审理结果的关注,提升审判质效;集中体现人民法官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依法审理、执行的刑事、民事、商事等案件,努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所做出的努力。

  典型案例是人民法院对所审结的亿万海量案件中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十大典型案件。对人民法院典型案件的梳理是人民法院回应人民群众对重大案件审理结果的重要举措。典型案例具有典型的价值,包括典型的宣喻、教育价值,典型的指导、牵引价值,典型的预警和管控价值。

  发布典型案例具有典型的宣喻、教育价值。法院案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民众矛盾和纠纷集中的指向针。尤其是典型案例往往集中反映了社会矛盾的集中反应区或说社会普遍存在问题的集中体现。人民法院通过审结和公布典型案例有利于社会公众了解司法工作,提升司法公信力。案例是非常好的普法资源和素材。通过典型案例这个载体有助于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推进。人民法院公布典型案例能够突出新法适用的基本情况,能够突出民众行为所应遵循的法律规范。法律是死的法律条文规定,只有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现才能变成活法,让民众明白法律的价值定位的司法立场。通过对案例的审结和公布有助于民众了解国家司法政策的态度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情况,具有良好的宣喻功能与教育意义。

  发布典型案例具有典型的指导、牵引价值。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是对海量案件库中抽取出的经典案例,既然是典型案例,当然具有典型的指导和牵引价值。因为案例的审结本身即表明了法院的司法立场。法律本身便具有对公民和企业行为的指导和牵引价值。通过案例这个载体,民众能够更加清晰了解那些行为是违法或犯罪,那些行为可能将引发司法对自己不利的裁判结果。因而典型案例具有典型的指导、牵引价值。通过典型案例,有助于民众界定自身的行为边界和在日常行动中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因而典型案例具有典型的指导和牵引价值,指导公民正确认知和理解法律,引导企业、行政机关明确法律适用边界,以指导自我的日常行为,牵引企业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发布典型案例具有典型的预警、管控价值。案例本身即是社会纠纷和矛盾集中反应区,通过案例的审结与公布能够让社会公众了解那些行业和行为易引发纠纷,哪些企业及行为容易引发法律漏洞和风险。公众和企业可以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认知、学习与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其自身行为容易引发法律漏洞与法律风险的忙去所在。因而典型案例具有对公正和企业等社会组织的预警、管控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法律漏洞的规避与预警价值,对法律风险提起预知与管控。典型案例是人民法院发挥能动司法,通过案例预知法律漏洞与司法风险的一个重要媒介。因而典型案例的公布与学习具有重要的漏洞预警与风险管控,能够有效对社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法律漏洞与法律风险进行提前认知与规避,促进社会矛盾在萌芽状态的提前控制,法律风险的提前规避,因而典型案例具有典型的漏洞预警与风险管控价值。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