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红纸上的《开学通告》(随笔)
作者:分宜县法院 袁铁亚 发布时间:2012-09-06 10:12:02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开学了,《开学通告》又在校门口、农贸市场过道口等场所引人注目。
以前,每遇到这类通告,我就会驻足一阵,那通告大多是由学校里的书法高手所书,看着飘逸隽秀的书写,闻着那散发的清墨香味,实在是一种不错的精神享受,潜意识里总会认为这单位人才济济,仰慕之情便油然而生。
不知何时起,《开学通告》书法不那么诱人,让人舒服的书法越来越少,有的字就跟从前农村茅厕墙上的信手涂鸦差不多。看着那如同枯柴棒架起来的鸡爪文字,真难想像这是出自育人的学校、幼儿园。倘若是个小卖铺什么的,贴个字写得这样差的广告,只要把事说清,顶多是影响宣传意识,可《开学通告》怎就这么马马虎虎?说实在的,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长,看着这样的涂鸦《通告》,还真不放心送孩子来就读的。有时我就想:通告单位要是找不出字写得好的,何不花几个铜钱用电脑打印几张贴出去?
当然《开学通告》的字不好看,未必代表通告学校的教学水平不高,但我认为,字毕竟是一种门面,至少说明,这单位的书法门面意识太过淡薄。其实,说字是一种门面,绝不仅仅指外在形式。古有“字如其人”之说,一个单位要发个通告什么的,至少应该让人看了舒服些,因为,毕竟代表着一个单位的文化品位呀,就是从美化环境这一角度来说,也不应该在这方面马虎吧?
现代化通讯技术的发展,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进步,电脑打字不仅快捷而且清晰美观,但电脑毕竟是电脑,它缺乏个性,更缺乏亲近感,所以,它并不能完全取代手书。文字虽是一种信息符号,但书法却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和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种国宝。作为吃文字饭的知识人运用不好自己的手书工具,再怎么说也是可悲可叹的。